[发明专利]麦芽酚生产中氯化回收甲醇萃取除杂装置及除杂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42636.3 | 申请日: | 2020-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166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肖建芳;詹见;李仁昌;刘瑞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金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1/02 | 分类号: | B01D11/02;C07C29/86;C07C31/04;C07D309/4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3 | 代理人: | 杨晋弘 |
地址: | 2392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麦芽 生产 氯化 回收 甲醇 萃取 装置 方法 | ||
麦芽酚生产中氯化回收甲醇萃取除杂装置,包括回收甲醇槽、萃取剂槽、萃取循环泵、萃取混合器、分层槽、萃取后甲醇槽、杂质槽,回收甲醇槽与萃取剂槽汇合后通过萃取循环泵与萃取混合器连接,萃取混合器出料端与分层槽相连,分层槽下侧出口与杂质槽连接,分层槽上侧出口与萃取后甲醇槽连接。除杂方法步骤如下:控制回收甲醇进料流量1m³/h,萃取剂进料量200L/h,开启循环泵使得混合液进入萃取混合器,萃取剂为除盐水;混合液从萃取混合器上侧出料端溢出进入分层槽;分层槽上层轻相溢流至萃取后甲醇槽,下层重相溢流至杂质槽,通过微调进料流量连续运行。本方法步骤简单,操作方便,回收甲醇质量提高,减少副反应产生,提高氯化反应得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麦芽酚生产中氯化回收甲醇萃取除杂装置及除杂方法。
背景技术
在麦芽酚生产过程中,氯化反应需要采用甲醇水溶液作为溶剂,并循环利用,随着副反应的会生成大量杂质溶解在回收甲醇溶液内,严重影响氯化反应得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麦芽酚生产中氯化回收甲醇萃取除杂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连续反应。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上述麦芽酚生产中氯化回收甲醇萃取除杂装置的除杂方法,该方法步骤简单,操作方便,整个过程为全自动操作,省时省力。
为解决上述技第一个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麦芽酚生产中氯化回收甲醇萃取除杂装置,包括回收甲醇槽、萃取剂槽、萃取循环泵、萃取混合器、分层槽、萃取后甲醇槽、杂质槽,回收甲醇槽出料管路与萃取剂槽出料管路先汇合,然后通过萃取循环泵与萃取混合器下侧进料端连接,回收甲醇槽出料管路、萃取剂槽出料管路上均串联有流量计和对应阀门,萃取混合器上侧出料端与分层槽中部进口相连,分层槽下侧出口与杂质槽连接,分层槽上侧出口与萃取后甲醇槽连接。
为简单说明问题起见,以下对本发明所述的麦芽酚生产中氯化回收甲醇萃取除杂装置均简称为本装置。
本装置的优点: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连续反应。
为解决上述技第二个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利用上述麦芽酚生产中氯化回收甲醇萃取除杂装置的除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控制回收甲醇槽出料管路、萃取剂槽出料管路的阀门开度,控制回收甲醇进料流量1m³/h,萃取剂进料量200L/h,开启循环泵使得混合液进入萃取混合器,所述的萃取剂为除盐水;
(2)萃取混合器充满后,混合液从萃取混合器上侧出料端溢出并从分层槽中部进入分层槽;
(3)分层槽充满后可以从透明管液位计处看见分层界面,继续进料,上层轻相从分层槽顶部溢流至萃取后甲醇槽,下层重相从分层槽底部溢流至杂质槽,通过微调进料流量来使界面稳定,连续运行。
为简单说明问题起见,以下对本发明所述的麦芽酚生产中氯化回收甲醇萃取除杂装置的除杂方法均简称为本方法。
本方法的优点:本方法步骤简单,操作方便,整个过程为全自动操作,省时省力,氯化回收甲醇内杂质进行分离后,回收甲醇质量提高,减少了副反应产生,提高了氯化反应得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参见图1,麦芽酚生产中氯化回收甲醇萃取除杂装置,包括回收甲醇槽1、萃取剂槽2、萃取循环泵3、萃取混合器4、分层槽5、萃取后甲醇槽7、杂质槽6,回收甲醇槽1出料管路与萃取剂槽2出料管路先汇合,然后通过萃取循环泵3与萃取混合器4下侧进料端连接,回收甲醇槽1出料管路、萃取剂槽2出料管路上均串联有流量计和对应阀门,萃取混合器4上侧出料端与分层槽5中部进口相连,分层槽5下侧出口与杂质槽6连接,分层槽5上侧出口与萃取后甲醇槽7连接。
实施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金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金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426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