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秸秆燃烧颗粒的生产装置及其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40881.0 | 申请日: | 2020-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50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赵玉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烽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L5/44 | 分类号: | C10L5/44;B01J2/00;C10L9/10;A01F29/00;A01F29/02;A01F29/09 |
代理公司: | 武汉华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7 | 代理人: | 邹黎黎 |
地址: | 435500 湖北省黄***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秸秆 燃烧 颗粒 生产 装置 及其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秸秆燃烧颗粒的生产装置及其生产工艺,涉及生物质燃料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安装基板、去土机构、烘干机构、粉碎机构、秤台以及造粒机,所述安装基板的顶部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用于对秸秆清洗去土的去土机构、用于对秸秆烘干的烘干机构、用于对秸秆粉碎的粉碎机构、用于对秸秆称重配比的秤台以及用于秸秆造粒的造粒机,所述去土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安装基板顶部的清洗箱,所述清洗箱的内部活动设置有扰流杆。通过设置去土机构,将待清洗的秸秆加入收纳盒的内部,通过电动推杆将秸秆浸入水中清洗,启动驱动电机带动扰流杆搅动水流,同时启动电动推杆带动第一支架上下移动辅助清洗,保证了去土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质燃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应用于秸秆燃烧颗粒的生产装置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秸秆是农作物种植后留下的废弃物,秸秆焚烧是指将农作物秸秆用火烧从而销毁的一种行为,秸秆焚烧造成雾霾天气,并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与其他生物健康形成威胁。
秸秆常见的处理方式是制作成生物质颗粒燃料,但是秸秆中含有的泥土较多,常规的生物质颗粒生产装置去土效果较差,增加了粉碎难度且导致制成的生物质颗粒中泥土含量较高,燃烧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秸秆燃烧颗粒的生产装置及其生产工艺,包括安装基板、去土机构、烘干机构、粉碎机构、秤台以及造粒机,所述安装基板的顶部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用于对秸秆清洗去土的去土机构、用于对秸秆烘干的烘干机构、用于对秸秆粉碎的粉碎机构、用于对秸秆称重配比的秤台以及用于秸秆造粒的造粒机;
所述去土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安装基板顶部的清洗箱,所述清洗箱的内部活动设置有扰流杆,所述清洗箱的左侧面固定设置有用于驱动扰流杆的驱动电机,所述清洗箱的背面固定设置有电动推杆且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固定设置有第一驱动板,所述第一驱动板的一端延伸至清洗箱的内部并固定设置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内部活动设置有收纳盒,所述收纳盒的内部活动设置有盖板;
所述烘干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安装基板顶部的烘干箱,所述烘干箱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热风机,所述烘干箱的背面固定设置有电动推杆且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固定设置有第二驱动板,所述第二驱动板的一端延伸至烘干箱的内部并固定设置有第二支架;
所述粉碎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安装基板顶部的粉碎箱,所述粉碎箱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粉碎电机,所述粉碎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粉碎箱的内部并固定设置有粉碎轴,所述粉碎轴的表面固定设置有刀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粉碎箱的顶部固定设置有进料筒,所述粉碎箱的底部呈倒锥形设置,所述粉碎箱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出料筒。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出料筒的内部活动设置有出料螺杆,所述出料筒的左侧面固定设置有用于驱动出料螺杆的电机。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支架以及第二支架内壁的两侧均活动设置有导向轮,所述第一支架以及第二支架的底部均开设有通孔,所述收纳盒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稳定槽且稳定槽的内部设置有弹簧,所述盖板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稳定块,所述稳定块的底部与弹簧的顶部搭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收纳盒的底部开设有通孔,所述盖板的内部开设有过水孔,所述收纳盒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把手,所述第二驱动板的表面固定设置有箱板。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收纳盒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的内部活动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的底部与稳定块的顶部活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卡块内壁的顶部固定嵌设有第一磁铁以及第二磁铁,所述第二磁铁位于第一磁铁的后方,所述第一磁铁与压板磁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烽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烽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408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