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生动物养殖用污物分离回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37896.1 | 申请日: | 202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36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魏敏;王亦我;陈东;董志国;阎斌伦;吴雨晨;张明月;宋杰;谭磊磊;孙宇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1/04;A01K63/04;A01K63/10;C02F10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联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21 | 代理人: | 穆小燕 |
地址: | 222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生 动物 养殖 污物 分离 回收 装置 | ||
1.一种水生动物养殖用污物分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回收水箱(1),其一侧壁上设有污水进口(111)、另一侧壁上设有清水出口(12)、底壁上设有排污口(13)、内部构造有污水室(14);
整流栅板(2),临近所述污水进口(111)设置,所述整流栅板(2)固定在所述回收水箱(1)的内顶壁且向下延伸至所述污水室(14)的下方,所述整流栅板(2)上设有多个整流孔(21),所述整流栅板(2)将所述污水室(14)分隔为左右相对的缓冲区(141)和分离区(142);
集污组件(3),包括集污漏斗(31)、集污管(32)、控制阀(33)以及发酵容器(34),所述集污漏斗(31)连接在所述排污口(13)上,所述发酵容器(34)设置在所述集污漏斗(31)下方且用于收集残渣物,所述集污管(32)一端部连接所述集污漏斗(31),另一端部连接所述发酵容器(34),所述控制阀(33)设置在所述集污管(32)上;
斜板组件(4),设置在所述分离区(142)内,所述斜板组件(4)将所述分离区(142)自下而上的分隔为布水层(1421)、沉淀层(1422)以及清水层(1423),所述斜板组件(4)包括多个固定在所述回收水箱(1)内侧壁且倾斜于水平面设置的斜板(41),多个所述斜板(41)等间距布置,所述清水出口(12)毗邻所述清水层(1423)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生动物养殖用污物分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斜板(4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6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生动物养殖用污物分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水箱(1)上设置有进水管(11),所述进水管(11)与所述回收水箱(1)的侧壁为切向连接,其管口构成所述污水进口(111),所述进水管(1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6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生动物养殖用污物分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水箱(1)的底壁自所述排污口(13)倾斜向上延伸形成沉淀斜坡(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生动物养殖用污物分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斜坡(15)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35°~15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生动物养殖用污物分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水箱(1)的内侧壁毗邻所述清水出口(12)处设置有堰(5),所述堰(5)配置为供所述回收水箱(1)内的清水溢流出所述清水出口(12),并拦截漂浮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生动物养殖用污物分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堰(5)为薄壁堰,堰口形状为等腰三角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生动物养殖用污物分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堰(5)沿上下可调节的设置在所述回收水箱(1)的内侧壁,以便调节所述清水出口(12)的水位高低。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生动物养殖用污物分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清水出口(12)衔接设置的净化箱(6),所述净化箱(6)内自上而下地设置有多层净化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海洋大学,未经江苏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3789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