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导航定位机构固定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37003.3 | 申请日: | 202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655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袁勃 | 申请(专利权)人: | 娄底市赛格车圣导航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21/20 | 分类号: | G01C2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7000 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建***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航 定位 机构 固定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航定位机构固定装置,包括垫板,且垫板的底部外壁四角均设置有支撑腿,且支撑腿的底部外壁均设置有加装垫,所述垫板的顶部外壁设置有橡胶垫,所述垫板的外壁设置有多个对称分布的侧板,且垫板和橡胶垫的顶部外壁均开设有天线孔,所述侧板上均设置有螺钉,且螺钉的外壁均设置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板,所述垫板的相对的两侧外壁均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链板,且链板的一侧外壁开设有观察口。本发明通过设置的底板、侧板、螺钉相互配合,可以将安装在橡胶垫上的导航装置固定在无人机下方,通过调节塑形杆的形状调节链板的形状,使得装置可以适应更多外形的无人机,提升装置的适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航固定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航定位机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导航仪是一种常见的导航定位机构。导航仪多用于可移动产品上,用于定位、导航和娱乐。早期的无人机受到当时技术的限制而没有安装导航定位机构,由此导致飞行高度低,飞行距离近。而随着现有技术的不断提高,部分早期的产品只需要加装一个封装完好的导航定位机构即可继续使用。因此需要一种导航定位机构固定装置。
现有技术中,将导航仪直接用螺钉固定在无人机的底部,而没有加装合适的保护装置,使得导航装置暴露在外,此时装置的安全隐患非常高,在使用过程中导航装置很容易受到损坏。而且导航仪是一种较为精密仪器的仪器,需要对其进行保护。因此现有装置存在一定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导航定位机构固定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导航定位机构固定装置,包括垫板,且垫板的底部外壁四角均设置有支撑腿,且支撑腿的底部外壁均设置有加装垫,所述垫板的顶部外壁设置有橡胶垫,所述垫板的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有多个对称分布的侧板,且垫板和橡胶垫的顶部外壁均开设有天线孔,所述侧板上均设置有螺钉,且螺钉的外壁均设置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的一端焊接有限位板,所述垫板的相对的两侧外壁均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链板,且链板的一侧外壁开设有观察口,所述链板的一侧外壁开设有多个等距离分布的圆环,且圆环的中间插接有塑形杆,且塑形杆的一端焊接有限位杆,所述垫板的一侧外壁焊接有卡块,且卡块的一侧外壁开设有插孔,卡块的另一侧开设有斜孔,所述插孔的一端内壁设置有螺纹,所述插孔的内壁螺纹连接有定位杆,所述塑形杆的一端开设有定位孔。
优选的:所述侧板的一侧外壁均设置有插槽,垫板的外壁设置有卡槽。
优选的:所述限位板的一侧外壁均设置有减震垫。
优选的:所述斜孔和插孔相连通,螺钉的一端设置有十字槽。
优选的:所述定位孔的一端插接于斜孔内。定位杆穿过定位孔后与插孔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链板的外壁粘接有反光条。
优选的:所述垫板的顶部外壁开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的内壁底部设置有多个等距离分布的第二弹簧,且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活动板,且第二弹簧的顶端均焊接于活动板的外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的底板、侧板、螺钉相互配合,可以将安装在橡胶垫上的导航装置固定在无人机下方,通过调节塑形杆的形状调节链板的形状;通过定位杆穿过塑形杆一端的定位孔并螺纹连接,实现对塑形杆的定位,以此实现对链板的外形的调节,以此使得装置可以适应更多外形的无人机,提升装置的适用性;
2.通过设置的限位板和第一弹簧,在安装时,第一弹簧的弹力使得装置安装更加稳固,此时采用硫化橡胶制成的减震垫可以对无人机的外壳进行保护,避免装置划伤无人机外壳;设置的观察口便于无人机的相机拍摄画面;设置的插槽和卡槽便于后期卡接防护板,实现更全面的防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娄底市赛格车圣导航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娄底市赛格车圣导航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370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折叠推车
- 下一篇:有源噪声控制系统降噪效果估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