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磷石膏原渣工程消纳应用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33000.2 | 申请日: | 202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636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肖波;罗贤松;高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18 | 分类号: | E02D17/18;E02D3/00;E02D31/02;E03F1/00;E02D3/1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52106 | 代理人: | 王蕊 |
地址: | 550500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膏 工程 应用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石膏原渣工程消纳应用的方法,本方法依托贵州某湿法堆存磷石膏库二十年的安全运行经验,通过实践证明该方法能够实现磷石膏原渣作为工程消纳的可靠性。本方法是在磷石膏库不断抬升的堆积体上,当堆体孔隙水通过导渗或排渗措施排出后,堆体会出现较大沉降,这会导致磷石膏堆体外坡面不满足安全标准化要求,本发明方法主要是采用干磷石膏修复坝坡面并进一步完善清污分流设施。采用本方法既能磷石膏原渣工程消纳又能实现清污分流,能够保证坝体安全稳定、坝坡面复绿,降低水处理成本;进而实现磷石膏库本质安全的生产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磷石膏安全标准化堆存领域,特别是磷石膏库外坡面实现磷石膏原渣工程消纳进而达到安全标准化堆筑技术;这是一种新型的、高效优质的磷石膏原渣工程消纳技术。
背景技术
贵州某磷石膏库1999年投用,开始起筑堆积坝时,实行干磷石膏筑坝,但后期坝体出现裂缝、较大沉降变形等情况;后采用湿法筑坝,坝体质量稍有改善。随着磷石膏库不断抬升,堆体孔隙水通过导渗或排渗措施排出后,堆体同样会出现较大沉降,导致磷石膏堆体外坡面不满足安全标准化的要求。前期采用简单的覆土植绿,虽然实现清污分流,但坝体外坡比远不满足1:2.25,有些坝坡比甚致低于1:4。为此,申请人经过多年摸索,总结出磷石膏原渣工程消纳应用的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磷石膏原渣工程消纳应用的方法。
一种新型的、高效优质的磷石膏原渣工程消纳应用技术。本方法包括以下基本特征步骤:
(1)场地清表:在清表过程中应注意不留植被、树根等。
(2)磷石膏填筑:采用挖掘机装料、15t自卸汽车运至回填作业面卸料,采用装载机平摊填料,再进行洒水、旋耕、采用压路机分层压实;洒水员要掌握好各区坝料的洒水用量,遇雨天时,可视雨量大小,由试验室确定,碾压完毕后根据设计要求现场取样,经检测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3)三向土工格栅铺设:施工场地要求压实平整、呈水平状、清除尖刺突起物;在平整压实的场地上,格栅铺设要平整,无皱折,尽量张紧;用磷石膏压重固定,水平受力方向上幅与幅之间的连接采用人工绑扎连接,连接宽度不小于10cm。
(4)4800g/㎡GCL膨润防水毯:要求压实后的外坡面铺设GCL,阻止地表水渗透进入磷石膏内。
(5)GCL表面铺设三维土工复合排水网:便于快速排出地表水。
(6)表面覆土30cm:按设计图纸做好放坡比例及控制厚度;为达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采用人工和挖掘机配合的方法同步进行分段回填,并用挖掘机压实。
(7)植草复绿:采用三叶草草籽播种,让外坡面迅速生长三叶草,根系能更好稳固坝坡面。
(8)HDPE管道和1.0mmHDPE防渗膜组合成清污分流系统;最终实现安全标椎化运行。
所述的磷石膏原渣工程消纳应用的方法,步骤(2)中,压实平均厚度42.5cm。
所述的磷石膏原渣工程消纳应用的方法,步骤(3)中,三向土工格栅满足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的受力,受限于格栅尺寸,两幅格栅水平方向的连接采用人工绑扎连接。
所述的磷石膏原渣工程消纳应用的方法,步骤(3)中,幅与幅之间的连接采用人工绑扎连接,连接宽度不小于10cm。
所述的磷石膏原渣工程消纳应用的方法,步骤(6)中,覆土坡比按1:2.25控制,压实度按90%控制,压实后覆土厚度按30cm控制。
本方法是依托贵州某湿法堆存磷石膏库二十年的安全运行经验摸索经验总结出来的,主要是采用干磷石膏修复坝坡面并进一步完善清污分流设施。采用本发明的方法既能磷石膏原渣工程消纳又能实现清污分流,又能够保证坝体安全稳定、坝坡面复绿、降低水处理成本,进而实现磷石膏库本质安全的生产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330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