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携式人工呼吸用隔离罩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32712.2 | 申请日: | 202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706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杨晶;费素定;陈洁;刘桂娟;吴佳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人工呼吸 隔离 | ||
本发明属于及用于心肺复苏操作时的辅助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人工呼吸用隔离罩。该便携式人工呼吸用隔离罩包括嘴部覆盖部(10),嘴部覆盖部(10)上设置有吹气管路(20),吹气管路(20)的进气端位于嘴部覆盖部(10)的外侧,吹气管路(20)的出气端位于嘴部覆盖部(10)的内侧,吹气管路(20)内设置有单向阀,嘴部覆盖部(10)的内侧设置下颌覆盖部(30)从而形成一下颌罩(40),嘴部覆盖部(10)和下颌覆盖部(30)均为弹性材质制成。本发明使用单手即可同时完成隔离罩的固定与对鼻孔开闭的控制,还能减少施救者呼气泄漏的概率,并有助于使被救命者的下颌处于仰起状态从而保证其气道的畅通。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用于心肺复苏操作时的辅助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人工呼吸用隔离罩。
背景技术
人工呼吸是心肺复苏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工呼吸能保证患者身体的氧供应,从而避免重要器官由于缺氧而受到损害。目前常用的人工呼吸方法包括口对口呼吸和口对鼻呼吸。其中,在医院没有人工呼吸辅助设备或在野外的情况下,口对口呼吸是最常用也最有效的方法。但由于施救者与患者口对口直接接触,不仅容易传播疾病,还会对施救者的健康造成威胁。
目前,常用的隔离措施是采用一次性CPR屏障消毒面膜,使用时将消毒面膜铺在患者面部,将中间透气隔离开口处或单向阀对准患者口部后按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操作施救。消毒面膜虽然方便携带且具有消毒成分,但患者的分泌物或体液仍会透过消毒面膜接触到施救者,并且,施救者的呼气容易侧漏。中国专利文献CN 107982617 A公开了一种避免人工呼吸时漏气的人工呼吸装置,其包括环柱状的充气空心柱,充气空心柱上设置有用于对充气空心柱吹气的吹气机构,充气空心柱的一端连接有用于塞进被救者嘴里以避免漏气的密封囊,密封囊与充气空心柱连通。该方案也具有方便携带的优点而且具有气体防漏功能,但密封囊不能适应所有患者的嘴型,而且使用前用吹气机构对充气空心柱的吹气过程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其次,在使用过程中,施救者还需要腾出一手用于保证该呼吸装置能较稳定地固定于患者的嘴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携式人工呼吸用隔离罩,其可以减少施救者呼气泄漏的概率,并有助于使被救命者的下颌处于仰起状态从而保证其气道的畅通。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便携式人工呼吸用隔离罩,包括嘴部覆盖部,所述嘴部覆盖部上设置有吹气管路,吹气管路的进气端位于嘴部覆盖部的外侧,吹气管路的出气端位于嘴部覆盖部的内侧,吹气管路内设置有单向阀,嘴部覆盖部的内侧设置下颌覆盖部从而形成一下颌罩,嘴部覆盖部和下颌覆盖部均为弹性材质制成。
本发明创造的发明构思是:在嘴部覆盖部的内侧形成一下颌罩,下颌罩弹性地罩于被救者的下颌部,使得嘴部覆盖部与被救者的嘴部皮肤呈贴合状态,施救者从吹气管路吹气时,吹入的气体就不易发生泄漏。为了使下颌罩能稳定地罩于被救者的下颌部,施救者的掌心需贴着下颌罩并将其中指与食指的根部置于吹气管路处,掌心与手指根部同时往被救者的鼻子方向推,该动作有利于被救者下颌上抬从而保证气道的畅通。
施救者的中指与食指还可以同时完成夹持被救者鼻子的动作,达到单手同时完成隔离罩的固定与对鼻孔开闭的控制。施救者呼气完毕后向两侧张开夹持鼻子的双指使鼻孔畅通,第二次呼气前,再将双指夹紧。
施救者的嘴巴与被救者的嘴巴之间,既有嘴部覆盖部的隔离,又有施救者手掌的隔离,能较好地克服施救者的心里障碍,有助于其全心投入抢救工作。
作为改进,所述嘴部覆盖部和下颌覆盖部由乳胶一体成型。乳胶既有一定的弹性,舒适性也较高。
作为改进,所述下颌罩的两侧各设有一段开缝,开缝位于嘴部覆盖部与下颌覆盖部连接处的上部。如被救者的头型较小时,开缝使嘴部覆盖部的上部不会完全覆盖住被救者的鼻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327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