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椰糠作为基质快速育成容器大苗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31943.1 | 申请日: | 202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68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潘志勇;刘烽;钱君;吴厚涌;沈玥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保县超越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31/00 | 分类号: | A01G31/00;A01G24/25;A01G24/15;C05G5/23;C05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3700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 作为 基质 快速 育成 容器 方法 | ||
一种应用椰糠作为基质快速育成容器大苗的方法,是用椰糠和蛭石按比例做成基质并放置于容器中得栽培容器,挑选一年生的嫁接苗定植于栽培容器内,在苗木生长期间定期进行淋施营养液,提供柑橘苗生长所需营养,以此促进柑橘须根系生长,提高大苗下地时的抗逆性。本发明中,采用椰糠和蛭石做成基质,椰糠更多毛细结构,促进营养液能够均匀渗透;椰糠和蛭石基质疏松,有利于根系延展;同时,相较于土培育苗,椰糠基质更加轻便,操作便利,节省劳力。采用尿素、五氧化二磷和硫酸钾等水溶性肥作为营养液原料,形成的营养液营养成分全面,而且能够促进植物根系的快速吸收。椰糠和蛭石基质有效降低了土传病害的发生,减少病虫危害,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椰糠作为基质快速育成容器大苗的方法。
背景技术
柑橘是全球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是世界第一大类水果,也是世界第三大贸易农产品,我国成为近来年柑橘种植面积增长最快的国家。目前,我国柑橘种植总面积近4000万亩,而且还在持续增长。柑橘产业已经成为产区的产业支柱,农民的当家树,老百姓一亩柑橘种得好一年收入3万多元,最少也有近万元,这对贫困户脱贫增收有很大贡献。
当前,我国的柑橘产业发展相对于国外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随着组织管理模式的变更,技术创新促进全生产要素整体成上升趋势,同时规模效率正向贡献了技术效率的增长,组织化经营成为产区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资本进入,投入新建的果园面积不断加大,对产区优质苗木需求量加大;老果园内果树品种更新也需要大量的柑橘大苗,因此能够快速提供优良品种苗木将有很大竞争力;生产上生产苗木周期较长,裸根苗适应性差,只能春秋季移栽;现有容器大 苗具有移栽时间随意,发芽快、发芽率高,生长迅速且整齐;缓苗期短或无缓苗期,保持苗木生长的连续性,恢复生长快,成活率高;嫁接口高,方便集中管理等优点,但是移植取苗时根系易受损、土壤消毒困难,容易造成土传病害,育苗管理难度大;同时土培容器苗重量大,装车困难且受货车吨位限制,不能够完全利用车厢空间,增加了购买苗木的成本。
植物生长需要根系提供营养,疏松基质有利于根系衍生,提高抗逆性;营养供应充足有利于幼苗生长;通过调节肥料供应配比,针对不同生长阶段施用不同 npk 配比的肥料,有利于容器苗更好生长(根系矿质营养溶于水,才能够被植物吸收利用)为助力产业转型需要,本专利提供快速育苗方法,降低幼苗运输成本,以适应生产和提高其移栽抗逆性为目的,利用育苗基质、供应水肥一体化的方式来培育优质容器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全新的一种应用椰糠作为基质快速育成容器大苗的方法。具体包括:用椰糠和蛭石按比例做成基质并放置于容器中得栽培容器,挑选一年生的嫁接苗定植于栽培容器内,在苗木生长期间定期进行淋施营养液,提供柑橘苗生长所需营养,以此促进柑橘须根系生长,提高大苗下地时的抗逆性。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应用椰糠作为基质快速育成容器大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栽培容器:用椰糠和蛭石按比例做成基质并放置于容器中得栽培容器;
(2)定植:挑选一年生的嫁接苗定植于栽培容器内;
(3)施肥:在苗木生长期间定期进行淋施营养液,提供柑橘苗生长所需营养,以此促进柑橘须根系生长,提高大苗下地时的抗逆性。
进一步说明,步骤(1)中所述的容器是选用 32*24*30 的黑色塑料袋。
进一步说明,步骤(1)中的基质是用椰糠和蛭石以 2:1 的比例制备而成。
进一步说明,步骤(2)中嫁接苗的培育方法是挑选一年生枳壳砧木,在春季三月份进行纽荷尔芽接,然后按照常规方法管理培育而得。
进一步说明,步骤(3)中营养液的制备方法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保县超越农业有限公司,未经德保县超越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319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