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对火花塞烧结炉的封装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29226.5 | 申请日: | 2020-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96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周如冲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元帅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9/12 | 分类号: | F27B9/12;F27B9/24;F27B9/30;F27B9/38;F27B9/39;F27B9/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3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对 火花塞 烧结炉 装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火花塞烧结炉的封装机,其应用在工位火花塞烧结炉的出口上,出口上安装有火花塞的安装承座,包括取料装置,设置在所述出口上方,且能自动取所述出口上的火花塞;冷却装置,设置在所述取料装置工序下一步,且能自动对所述取料装置传输来的火花塞进行冷却降温;卸料装载装置,设置在所述冷却装置工序下一步,且能自动对所述冷却装置冷却降温后的火花塞进行装载;所述取料装置、冷却装置和卸料装载装置均连接有控制器。本发明其旨在对火花塞加热烘烤完之后全程自动化上料、运输、冷却和下料的封装机器,提高了自动化程度,提高了生产效率,而适合大批量生产制造,也有利于生产制造符合标准的火花塞,同时也会相应降低人力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火花塞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针对火花塞烧结炉的封装机。
背景技术
已知火花塞是汽油机点火系统的重要元件,它可将高压电引入燃烧室,并使其跳过电极间隙而产生火花,从而点燃气缸中的可燃混合气,其主要由接线螺母、绝缘体、接线螺杆、中心电极、侧电极以及外壳组成,侧电极焊接在外壳上。现有的火花塞烧结炉包括加热烧结炉和封装机(如南京华乐火花塞智能设备中心生产的工位火花塞烧结炉),其封装机上包括有机械手和传输带,传输带上安装有冷风机,通过冷风机对加热烘烤完的火花塞进行降温,然后通过人工手动进行取料,且此种的机械手上设置吸铁石,吸铁石下表面设置有向下推动的铁板,在机械手运行到传输带上是铁板向下运动,将下表面的吸住的火花塞推掉到传输带上。对于现有生产火花塞设备存在如下缺陷:
第一,现有技术中通过机械手将加热完成后的火花塞抓取到传输带上时,机械手中的火花塞由于通过吸铁石吸住,由于有时磁力较小,从而不能够一次性将烘烤完的火花塞全部通过吸铁石吸住在机械手上,此时还需要人工手动对未抓取完的火花塞取料,此种出现了取料不彻底的现象,也势必会增加工序环节,增加人工成本;
第二,现有技术中通过机械手将加热完成后的火花塞抓取到传输带上时,当机械手运动到传输带上方,机械手中的火花塞由于通过吸铁石吸住,此时吸铁石下表面的铁板相向运行,从而使得火花塞由于重力自行掉落到传输带上,此种自然掉落方式会损伤到火花塞本身,这样势必会造成生产的火花塞不达标,最终无法满足生产要求;
第三,现有技术中在最后冷风机进行冷却时还需要配置专门人工岗位手动一个个操作进行装料,生产效率不够高,无法满足现在大批量生产的要求,同时工作强度和难度都会增加,势必提高了工人的工作强度,同时操作难度大。
针对以上缺陷,有必要提供一种专门对火花塞烘烤完之后进行自动化取料、冷却和下料的封装机。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对火花塞烧结炉的封装机,其旨在对火花塞加热烘烤完之后全程自动化上料、运输、冷却和下料的封装机器,提高了自动化程度,有利于提高了生产效率,而适合大批量生产制造,也有利于生产制造符合标准的火花塞,同时也会相应降低人力成本。
(二)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针对火花塞烧结炉的封装机,其应用在工位火花塞烧结炉的出口上,出口上安装有火花塞的安装承座,包括
取料装置,设置在所述出口上方,且能自动取所述出口上的火花塞;
冷却装置,设置在所述取料装置工序下一步,且能自动对所述取料装置传输来的火花塞进行冷却降温;
卸料装载装置,设置在所述冷却装置工序下一步,且能自动对所述冷却装置冷却降温后的火花塞进行装载;
所述取料装置、冷却装置和卸料装载装置均连接有控制器,通过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取料装置、冷却装置和卸料装载装置的自动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元帅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元帅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292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