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色与IML工艺结合的汽车内饰零件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27154.0 | 申请日: | 2020-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437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谭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伟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B29C45/16;B29C45/00;B29L31/3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 31280 | 代理人: | 陆叶 |
地址: | 200949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iml 工艺 结合 汽车 零件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色与IML工艺结合的汽车内饰零件及其制造方法,不但可以产生各种内纹图案,还可以形成立体通透感,形成多元化定位图案的体现;特别是通过对造型及IML膜片花纹的设计,然后采用双色与IML工艺结合的特殊工艺,从而使零件花纹在视觉上产生偏光后的立体感;从而更加丰富了对内饰零件的装饰效果,而这种效果也是水转印、INS、IML、双色注塑等工艺不能实现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内饰零件及其装饰工艺,具体涉及一种双色与IML工艺结合的汽车内饰零件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IML(In Molding Label)中文名称:模内镶件注塑,其工艺非常显著的特点是:表面是一层硬化的透明薄膜,中间是印刷图案层,背面是塑胶层,由于油墨夹在中间,可使产品防止表面被刮花和耐摩擦,并可长期保持颜色的鲜明不易退色。但是单纯的IML工艺在内饰装饰效果较为不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双色与IML工艺结合的汽车内饰零件及其制造方法,不但可以产生各种内纹图案,还可以形成立体通透感,形成多元化定位图案的体现。特别是通过对造型及IML膜片花纹的设计,然后采用双色与IML工艺结合的特殊工艺,从而使零件花纹在视觉上产生偏光后的立体感。从而更加丰富了对内饰零件的装饰效果,而这种效果也是水转印、INS、IML、双色注塑等工艺不能实现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色与IML工艺结合的汽车内饰零件制造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设计好的3D一色造型形成在高压成型模具的型腔内,所述高压成型模具用于吸塑IML膜片;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所述高压成型模具加热后放入IML膜片,使得IML膜片形成设计所需的3D一色造型效果;
步骤三、将设计好的3D一色造型及其边界形成冲切模具;
步骤四、将步骤二中成型有3D一色造型效果的IML膜片放入步骤三中的冲切模具中冲切掉多余的部分;
步骤五、将设计好的3D一色造型形成在第一注塑模具的型腔内,所述第一注塑模具用于注塑成型聚碳酸酯透明内饰零件;
步骤六、将步骤四中冲切后的IML膜片放入第一注塑模具的型腔内,向所述第一注塑模具的型腔内注塑聚碳酸酯透明,从而在成型聚碳酸酯透明内饰零件时,IML膜片贴附在聚碳酸酯透明内饰零件的一侧;
步骤七、将设计好的3D一色和二色造型形成在第二注塑模具的型腔内,所述第二注塑模具用于注塑成型第二内饰零件;
步骤八、将步骤六中注塑后贴附有IML膜片的聚碳酸酯透明内饰零件放入第二注塑模具的型腔内,向所述第二注塑模具的型腔内注塑第二原料,从而在成型第二内饰零件时,聚碳酸酯透明内饰零件与第二内饰零件贴附在一起,所述IML膜片贴附在聚碳酸酯透明内饰零件与第二内饰零件之间,形成双色与IML工艺结合的汽车内饰零件。
进一步的,步骤二中,还包括对成型有3D一色造型效果的IML膜片进行分切。
进一步的,步骤四中,还包括对冲切后的IML膜片进行除尘、除油脂、除杂质处理。
进一步的,步骤六中所述聚碳酸酯透明原料,需要提前在烘箱中100℃-120℃,烘3-5小时。去除原料的水分。
进一步的,步骤八中所述第二原料,需要提前在烘箱中100℃-120℃,烘3-5小时。去除原料的水分。
进一步的,步骤八中所述第二原料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种单体的三元共聚物和聚碳酸酯的混合物。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由所述的双色与IML工艺结合的汽车内饰零件制造方法制造而成的双色与IML工艺结合的汽车内饰零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伟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华伟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271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