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下采油树油管悬挂器送入回收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27008.8 | 申请日: | 2020-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43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黄熠;杨旭;刘智龙;王尔钧;孟文波;刘和兴;管申;罗鸣;陈江华;张崇;余意;任冠龙;蒋永义;黄荣吉;熊涛;李荣;张孝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前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23/00 | 分类号: | E21B23/00;E21B33/043;E21B23/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千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59 | 代理人: | 冷奇峰 |
地址: | 40112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下 采油 油管 悬挂 送入 回收 工具 | ||
本发明的公开了一种水下采油树油管悬挂器送入回收工具,包括本体,本体下部套装有锁紧环,锁紧环能够在外力作用下相对本体的径向向外扩张,并在外力作用消除时收回,本体上在锁紧环的上方套装有下驱动活塞,驱动活塞下端连接有下驱动环,下驱动活塞能够沿本体的轴向滑动,并通过下驱动环迫使锁紧环向外扩张并保持在扩张位置;本体的上部设有上驱动活塞,上驱动活塞的下端连接有多个卡爪,卡爪沿本体的周向均匀分布,上驱动活塞下部位于下驱动活塞的周向外侧,并能够相对本体的轴向滑动。采用以上方案,能够快速实现与油管挂之间的锁定与解锁,以及将油管挂快速与采油树锁定或将二者解锁,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大大降低施工风险,更有利于实施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开采工具领域,具体为一种水下采油树油管悬挂器送入回收工具。
背景技术
油管悬挂器是支承油管柱并密封油管和套管之间环形空间的一种装置,同时还为油液流通提供有效通道,通常油管悬挂器坐装在采油树上,在海洋石油开采过程中,采油树通常位于水下,故油管悬挂器的安装和回收难度系数较大,安全操作意义重大。
目前施工过程中,大多采用两种工具以分别进行油管悬挂器的装入和回收,相对增加了工具加工精度需求,同时空间占用较大,当然也出现了一些集成送入和回收功能的装置,如公开号为“CN110017109A”,发明名称为“一种远程液控式油管悬挂器用下入回收工具”的发明专利,类似该类结构主要通过液压控制的方式,实现对油管挂的安装与回收,但实际使用过程中难以精准把握解锁或锁止位置,即有可能液压压力到位时,工具并未处于解锁位或锁止位,只能进行试探性施工,极易造成井下落鱼事故,其可靠性和安全性较差,对于高风险领域的石油工程而言,尚不利于该类工具的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下采油树油管悬挂器送入回收工具,以解决目前该类装置可靠性差和风险大等问题,以便于真正实施推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水下采油树油管悬挂器送入回收工具,包括本体,其关键在于:所述本体下部套装有锁紧环,所述锁紧环能够在外力作用下相对本体的径向向外扩张,并在外力作用消除时收回,本体上在锁紧环的上方套装有下驱动活塞,驱动活塞下端连接有下驱动环,所述下驱动活塞能够沿本体的轴向滑动,并通过下驱动环迫使所述锁紧环向外扩张并保持在扩张位置;
所述本体的上部设有上驱动活塞,上驱动活塞的下端连接有多个卡爪,所述卡爪沿本体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上驱动活塞下部位于下驱动活塞的周向外侧,并能够相对本体的轴向滑动。
采用以上方案,利用下驱动环宇锁紧环配合即可实现工具与油管挂的锁紧与解锁,操作时通过下驱动环将锁紧环扩展并保持在扩张位置,可充分防止在环空压力作用下锁紧环复位导致工具与油管挂脱离,其次,利用上驱动活塞与卡爪配合,即可实现油管挂在采油树内的锁紧与解锁,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大大降低风险系数,有利于工具的实施推广。
作为优选:所述本体上对应锁紧环的位置具有环形凹槽,所述锁紧环呈C形,具有至少两个沿本体径向向外凸出的卡接部,所述卡接部用于与油管悬挂器卡接,其下侧具有与所述环形凹槽相适应的防脱部,本体上在环形凹槽下方成形有环形凸起。采用此种结构的锁紧环及其安装方式,可进一步提高其径向锁紧力度,具有更大的咬合力度,防止与油管挂脱离,同时利用防脱部与环形凹槽配合,可有效防止其发生轴向位移,具有更佳的轴向载荷能力,提高其作用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锁紧环上部内侧具有倾斜朝外的下引导斜面,所述下驱动环的下端呈锥状。采用以上方案,便于下驱动环插入锁紧环的内侧,以使其向外扩张达到锁紧油管挂的目的,进一步提高其可靠性。
作为优选:所述下驱动活塞和上驱动活塞均采用液压驱动方式,所述下驱动活塞与本体之间成形有工具锁紧注油室和工具解锁注油室,上驱动活塞与本体成形有采油树锁紧注油室和采油树解锁注油室,所述本体上设有与各注油室连通的油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前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前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270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