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零能耗不间断运行太阳能供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17413.1 | 申请日: | 202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100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林勇军;张学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5/04 | 分类号: | F24D15/04;F24S20/40;H02J7/35;H02S40/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动力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75 | 代理人: | 董钢 |
地址: | 528313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耗 不间断 运行 太阳能 供暖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供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零能耗不间断运行太阳能供暖系统,所述零能耗不间断运行的太阳能供暖系统包括相互连接的热泵系统、太阳能光伏系统以及蓄热系统;所述热泵系统用于利用所述太阳能光伏系统或者所述蓄热系统的热量进行供热;所述太阳能光伏系统用于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从而对所述蓄热系统进行加热、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从而为所述热泵系统供热;所述蓄热系统用于将所述太阳能光伏系统的电能转化为热量以为所述热泵系统供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零能耗不间断运行太阳能供暖系统通过设置热泵系统可以为室内供暖,通过设置太阳能光伏系统可以为热泵系统提供热量,通过设置蓄热系统可以存储热量从而为热泵系统供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供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零能耗不间断运行太阳能供暖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太阳能热泵较难实现全天不间断的供暖,尤其是在昼夜温差较大的地区,夜间温度低,热泵室外机存在结霜现象,严重影响热泵的效率和正常运行。
为了解决太阳能热泵室外机的结霜问题,目前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室外机增加底盘电加热,但这种方法必须消耗高品质能量,电量消耗明显增加;第二种方法是采用蓄热水箱,室外换热器采用管壳式换热器,利用蓄热水箱中的热水在夜间维持室外换热器的温度,避免由于夜间低温引起的室外换热器结霜,导致热泵系统制热效率降低。然而昼夜温差较大地区(例如西藏地区),夜间温度达到-10℃以下,维持蓄热水箱中的水温,减少水箱的热量损失极其困难。且目前太阳能热泵运行限制较大,遇上夜间以及阴雨湿冷的天气,便无法运行,只能间歇性工作。
鉴于以上原因,迫切需要开发一种能够有效利用太阳能且不间断运行的热泵系统,保证热泵系统的室外机组在昼夜温差较大地区夜间不结霜,且即使遇上阴雨湿冷天气也能够正常运行供暖。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零能耗不间断运行太阳能供暖系统,旨在解决现有热泵系统室外机组在昼夜温差较大地区夜间易结霜,遇上阴雨湿冷天气无法正常运行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零能耗不间断运行太阳能供暖系统,所述零能耗不间断运行的太阳能供暖系统包括相互连接的热泵系统、太阳能光伏系统以及蓄热系统;
所述热泵系统用于利用所述太阳能光伏系统或者所述蓄热系统的热量进行供热;
所述太阳能光伏系统用于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从而对所述蓄热系统进行加热、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从而为所述热泵系统供热;
所述蓄热系统用于将所述太阳能光伏系统的电能转化为热量以为所述热泵系统供热。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零能耗不间断运行太阳能供暖系统通过设置热泵系统可以为室内供热,通过设置太阳能光伏系统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和热能,产生的电能用于为整体系统提供电力,产生的热能用于为热泵系统供热;通过设置蓄热系统可以将太阳能光伏系统产生的电能存储为热能,从而在夜晚或者阴雨天气为热泵系统供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零能耗不间断运行太阳能供暖系统无需要外部供给能源,且可以实现不间断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零能耗不间断运行太阳能供暖系统的结构图。
附图中:1、鼓风机;2、固态蓄热器;3、逆变器;4、单向阀;5、第二蒸发器;6、第二蒸发器;7、压缩机;8、冷凝器;9、储液罐;10、第一膨胀阀;11、第一球阀;12、第二球阀;13、第二膨胀阀;14、蓄电池;15、充电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174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