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洋养殖网箱及海洋养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13770.0 | 申请日: | 202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710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章海;张玉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60 | 分类号: | A01K61/60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贾森君 |
地址: | 31602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洋 养殖 网箱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海洋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洋养殖网箱及海洋养殖方法,本海洋养殖网箱包括:浮体、网体和网管组件;其中所述网体固定于浮体,且所述网管组件分布在网体外侧;所述网体中养殖鱼类,且通过浮体投放至水域,即当网体上任一区域破损后,网体内鱼类通过网体上破损区域进入网管组件中相应区域;以及所述网管组件适于导向鱼类沿该区域向水面游动,以暴露在视野内;本发明通过在网体外设置网管组件,能够实现在浮体上巡查过程时及时在网管组件相应位置发现网体破损区域跑出的鱼类,以确定网体具体破损位置,能够快速找到网体破损位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洋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洋养殖网箱及海洋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海水网箱养殖,水质条件优越,鱼产品品质好,海域广阔,资源节约,机动灵活,管理方便,投资少、效益高,海洋网箱养殖具有以下一些特点:一、海域广阔,资源节约,自然海区水域广阔,不占用陆地,不存在水源短缺和农渔矛盾,发展空间巨大。养殖生产过程无需提供辅助能源,是一种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型的海洋农业生产方式。二、水质条件优越,鱼产品品质好在自然海区中,由于水流畅通,网箱内溶氧量可保持在5mg/L以上,鱼体排泄物和残余饵料能迅速排出网箱,水质条件好,少有鱼类病害发生。此外,网箱内养殖鱼类群体被包围在有限的水体中,热量损耗减少,加之海区天然饵料的辅助作用和人工投饵,为鱼类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因此,在网箱中养殖的鱼类,不仅生长速度快,而且接近自然海区的鱼类品质。三、机动灵活,管理方便,海水养殖网箱可通过拖曳方式,将其拖到适宜的养殖海区;或在适宜的条件下,当鱼类达到商品规格后,将整个网箱拖至城市附近码头,方便活鱼分批上市。一些大规模的网箱养殖场,活鱼运输船可直接开到网箱附近,进行活鱼收获,具有较好的机动灵活性。在日常管理方面,网箱养殖在投放鱼苗后的主要工作就是投喂饵料和更换网体。
海洋养殖网箱,即漂浮在海洋中的养鱼网箱,通常为圆柱形,上端具有浮体,下方为网体,网体内养鱼。网体极为巨大,一旦有破损的地方不容易察觉,及时察觉了也不容易及时确定破损位置。
因此,亟需开发一种新的海洋养殖网箱及海洋养殖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海洋养殖网箱及海洋养殖方法,以解决如何快速发现网体的破损位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洋养殖网箱,其包括:浮体、网体和网管组件;其中所述网体固定于浮体,且所述网管组件分布在网体外侧;所述网体中养殖鱼类,且通过浮体投放至水域,即当网体上任一区域破损后,网体内鱼类通过网体上破损区域进入网管组件中相应区域;以及所述网管组件适于导向鱼类沿该区域向水面游动,以暴露在视野内。
进一步,所述浮体呈闭合形状。
进一步,所述网体的顶部固定在浮体底部,且所述网体与浮体相匹配。
进一步,所述网管组件包括:环布在网体外侧面上的若干网管;各网管沿网体自上而下设置,即当网体上任一区域破损后,网体内鱼类通过网体上破损区域进入网体上对应设置的网管中。
进一步,所述网管呈半圆环形,紧贴网体设置。
进一步,沿网管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导向件;所述导向件适于导向鱼类沿网管向水面游动。
进一步,所述导向件包括:导向壳体;所述导向壳体的底部固定在网管的内侧壁上,且所述导向壳体的顶部开口小于圆台形导向壳体的底部开口,即鱼类沿导向壳体的底部开口向导向壳体的顶部开口游动,依次经过各导向壳体向水面游动。
进一步,所述导向壳体的底部形状与网管的开口形状相匹配。
进一步,所述网体的底部设置有配重件。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海洋养殖方法,其包括:适于采用如上述的海洋养殖网箱养殖鱼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137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烘烤装置
- 下一篇:基于触摸屏交互行为的自适应持续身份认证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