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PD-NOMA-VLC系统功率和分组联合优化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411727.0 | 申请日: | 2020-1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430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 发明(设计)人: | 蒋良成;朱国;陈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B10/116 | 分类号: | H04B10/116;H04B10/564;H04B10/60;G06K9/6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彭雄 |
| 地址: | 21118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pd noma vlc 系统 功率 分组 联合 优化 方法 | ||
1.一种PD-NOMA-VLC系统功率和分组联合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PD-NOMA-VLC系统有2N+2个子载波,共有K个用户传输信号,将用户分为N组,每个分组为一个NOMA簇,簇中心为依据k均值聚类方法得出的与信道增益相关的平均值,其中KN,K、N为正整数;每个用户只能被分配给唯一的组,每组被分配对称的两个子载波,每个子载波带宽为Bs,记第j个分组为NOMA簇Cj,其中j=1,2,…,N,C1,C2,…,CN满足如下条件:
C1∪C2∪…∪CN=C
|C1|+|C2|+…+|Cj|+…+|CN|=K,
其中所有用户的集合记为C,|Cj|表示NOMA簇Cj中用户个数;
定义0-1变量βi',j用于判断用户i'所在的NOMA簇:
βi',j满足下面的约束:
β=(βi',j)K×N为判断用户所属NOMA簇的矩阵;
步骤B:PD-NOMA-VLC系统上行链路对功率分配和用户分组进行联合优化,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B-1:用户i'在NOMA簇Cj内单个子载波上的发送信号为xi',
当βi',j=1时,si'为用户i'在这个子载波上的调制符号,pi'为第i'位用户在单个NOMA簇内被分配的发射功率;
步骤B-2:发射源和第i'位用户间直射径的信道增益为hi',用户依据信道增益hi'降序排列:
h1h2h3…hK,
接收端提取第1个到第N个子载波上信号,接收端在NOMA簇Cj的单个子载波上的接收信号yj表示为:
其中γ为光电转换系数;nj为零均值加性高斯白噪声,其噪声功率谱密度为N0;
NOMA簇Cj内用户i'在单个子载波上接收信号yi',j进一步表示为:
接收端在NOMA簇Cj的单个子载波上解调用户符号si'时,判决信号的信干噪比有如下表达:
记γi'为用户i'的归一化信道增益,
NOMA簇Cj的可达和速率Rj表示如下:
Γ是常数因子,Γ=1;
步骤B-3:建立和速率最大化模型,和速率最大化模型为混合整数非线性优化模型,记为模型一,模型一具体表示如下:
约束条件:
βi',j∈{0,1}
p1≥p2≥p3≥…≥pK0,
优化变量p=(pi')K×1为用户被分配功率组成的向量;PT为总发射功率的阈值,Ri'为用户i'的最低传输速率;
步骤B-4:对用户的信道增益进行k均值聚类,聚类完成,则各个用户的分组确定;
步骤B-5:在给定步骤A中β的情况下再对功率进行分配,因为上行链路用户的发射功率彼此之间是独立的,即单独考虑各个NOMA簇的功率分配;因此将步骤B-3所述模型一转换为单个NOMA簇的和速率最大化模型,记转换后的优化模型为模型二,表示如下:
约束条件:
p1≥p2≥p3≥…≥pm0,
优化变量p=(p1,p2,…,pm)表示单个NOMA簇内各用户被分配的功率,ri为第i个用户服务质量的门限值,其中ri≥0;p为总功率的门限值;m为用户总数,m为正整数;
步骤B-6:模型二的约束条件一等价于:
其中SINRi为第i个用户的信干噪比,ρi为用户i获得最低速率所需的信干噪比;
引入附加变量a=(a1,a2,…,a2m)T,约束条件改写如下:
模型二的乘子罚函数表示如下:
其中σ(z)为第z次迭代的罚因子,w(z)为第z次迭代的乘子序列;
步骤B-7:选取初始数据;给定初始点p(0),初始乘子w(0),初始罚因子σ(0)0,放大系数α1,允许误差ε0,参数β∈(0,1),令z=1;
步骤B-8:模型二转化为求解无约束模型,记为模型三:
定义||h(p(z))||用于检查是否满足终止准则:
其中表示为:
以p(z-1)为初始点,通过最速下降法求解模型三,求得其最优解为p(z);
步骤B-9:检查是否满足终止准则;若
||h(p(z))||ε
则迭代终止,p(z)为模型二的近似最优解;否则,转步骤B-10;
步骤B-10:判断收敛快慢;若
则令σ(z+1)=ασ(z),转到步骤B-11;否则,令σ(z+1)=σ(z),转步骤B-11;.
步骤B-11:进行乘子迭代;令
z=z+1,返回步骤B-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1172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图像识别的施工现场人员安全告警系统
- 下一篇:一种养禽业空气防病除尘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