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加扰方法、解扰方法、加扰电路及解扰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09205.7 | 申请日: | 2020-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984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潘银海;杜思清;眭克涵;常鸣;王洪利;曹孝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K3/00 | 分类号: | H04K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习冬梅;常云敏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方法 电路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加扰方法、解扰方法、加扰电路及解扰电路。采用所述加扰方法,发送终端能够根据数据传输参数,如数据传输速率,确定加扰多项式,并根据扰码多项式对发送终端的加扰电路中的开关进行闭合控制与断开控制以使加扰电路切换到与数据传输速率对应的扰码多项式所对应的电路结构,并按照扰码多项式对数据序列进行加扰,从而实现在不同的数据传输速率的传输场景中采用不同的扰码多项式对数据序列进行加扰,增强抑制数据序列中连0和连1的长度的能力,提高数据序列的时钟恢复能力及降低码间串扰。此外,发送终端还能够根据数据传输速率确定并行位宽,并按照并行位宽将加扰数据序列发送出去,能够降低功耗及减少成本。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扰方法、解扰方法、加扰电路及解扰电路。
背景技术
在数字信号的传输过程中,如果长时间传输某个数据,当数据长期不变时,0、1信号的形状不会改变,从而产生一系列比较固定的频率点,并产生较大的对外噪声和电磁干扰。为了防止数据码流产生长连“1”和长连“0”的序列,使信号中含有足够的比特定时分量,信号在发送前必须进行加扰。加扰不仅可以改善信号的传输特性,增大“0”、“1”的转换密度,提高通信数据的保密性,而且更有助于接收端进行时钟恢复和降低码间干扰,从而提高数据接收的准确性。
现有加解扰技术均采用固定扰码多项式和初始的加扰种子对信号进行加扰,使信道扰码能力较为固定、且恢复时钟信号的能力固定不变,因而无法保证正确恢复数据。此外,由于不同的扰码多项式和扰码种子对连0连1的抑制和固定形状的持续重复抑制各不相同。各类场景对于时钟恢复和码间串扰的要求各不相同,所以采用固定扰码多项式和初始的加扰种子对信号进行加扰也无法应对各类场景的需求。
另外,现有技术中常采用自同步扰码方法及帧同步扰码方法进行扰码。然而,采用自同步扰码方法对信号进行加扰时,一但扰码信号发生错误,会使得接收端接收的信号的差错率倍增。采用帧同步扰码方法进行扰码,需要添加额外的时钟进行同步,并当出现信号无法同步时必须重新建立同步,造成额外的硬件或软件的资源消耗。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加扰方法、解扰方法、加扰电路及解扰电路,以实现在不同的传输场景中采用不同的扰码多项式对数据序列进行加扰,增强抑制数据序列中连0和连1的长度的能力,提高数据序列的时钟恢复能力及降低码间串扰。
第一方面,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加扰方法,应用在发送终端,所述方法包括:所述发送终端与接收终端协商数据传输参数,其中,所述发送终端与所述接收终端处于连接状态;所述发送终端根据所述数据传输参数确认扰码多项式;所述发送终端根据所述扰码多项式对所述发送终端的加扰电路进行切换以使切换后的所述加扰电路具有所述扰码多项式所对应的电路结构;所述发送终端控制切换后的所述加扰电路对待加扰的数据序列进行加扰得到加扰数据序列。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实现在不同的数据传输参数的传输场景中采用不同的扰码多项式对数据序列进行加扰,增强抑制数据序列中连0和连1的长度的能力,提高数据序列的时钟恢复能力及降低码间串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终端根据所述数据传输参数确认扰码多项式包括:所述发送终端从所述数据传输参数中得到扰码多项式。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发送终端能够从数据传输参数中获取扰码多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终端根据所述数据传输参数确认扰码多项式包括:所述发送终端获取所述发送终端的数据传输速率,并根据所述数据传输速率及第一配置关系确定与所述数据传输速率对应的扰码多项式,其中,所述第一配置关系包括所述数据传输速率、所述扰码多项式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在不同的数据传输速率的传输场景中采用不同的扰码多项式对数据序列进行加扰,增强抑制数据序列中连0和连1的长度的能力,提高数据序列的时钟恢复能力及降低码间串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092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费回收风险评估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系统资源管理方法及相关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