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考虑配电网单位供电能力费用的配电自动化终端配置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07638.9 | 申请日: | 2020-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876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刘洪;滑雪娇;徐正阳;葛少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5 | 分类号: | G06F30/25;H02J13/00;G06F111/04;G06F111/06;G06F113/04;G06F119/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杜文茹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考虑 配电网 单位 供电 能力 费用 配电 自动化 终端 配置 方法 | ||
一种考虑配电网单位供电能力费用的配电自动化终端配置方法:搭建由配电自动化终端配置层和供电能力评估层构成的配电自动化终端配置框架,并对配电自动化终端配置框架进行求解;配电自动化终端配置层是以配电网单位供电能力费用为目标函数,分段开关处的配电自动化终端的配置为优化变量,系统的可靠性约束为约束条件,得到终端配置方案以及系统综合费用,并传递给供电能力评估层面;供电能力评估层面是以系统最大供电能力为目标函数,为各条馈线在尖峰负荷时刻的接入负荷Pab max为优化变量,终端配置后的可靠性为约束条件,并将系统最大供电能力传递给配电自动化终端配置层。本发明能够充分发挥配电自动化终端对配电网可靠性的提升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电自动化终端差异化配置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考虑配电网单位供电能力费用的配电自动化终端配置方法。
背景技术
配电自动化终端是提高配电自动化水平的关键设备之一,通常采用“二遥”和“三遥”终端。“二遥”终端具有遥测和遥信功能,“三遥”终端则具有遥测、遥信和遥控功能。近年来,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配电物联网技术不断发展并得到广泛应用,部署在配电网中的配电自动化终端可以有效提高配电设备的故障研判效率,缩短配电网的故障定位、隔离和转供时间,从而提升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在此背景下,配电自动化终端的合理配置是实现供电可靠性提升和改善的重要基础。配电自动化终端的部署方案需要考虑差异化需求,在供电可靠性与经济性之间寻求平衡,从而实现终端配置方案的最优化。因此开展配电自动化终端规划方法的研究,提高配电网的自动化水平与利用效率,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目前,在配电自动化终端的规划方面,国内外都进行了诸多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有研究针对终端配置的数量问题,以系统供电可靠性为目标,对不同终端组合方式下的最佳配置数量进行了研究。另有研究考虑配电网结构、负荷分布、停电损失和可靠性需求等因素,提出了一种配电自动化终端布局规划方法。也有研究建立了综合考虑可靠性和经济性的配电自动化净收益模型,提出了基于供电区域分类的差异化配电自动化方案。但是,当前对于配电自动化终端配置后的经济性研究重点在终端配置方案上,以优化配电终端设备的投资运行费用为主。
供电能力指配电网在一定可靠性需求约束下对负荷的承载能力。现有研究结论指出,供电可靠性与供电能力之间呈反比分布。因此,配电自动化终端配置后在提升可靠性的同时,若用户可靠性需求不变,则相当于系统供电能力有所提升。一定程度上减少配电线路的建设,其配置对系统整体的经济性影响,也是反应配置方案合理性的一个方面,现有研究未考虑终端的配置方案对整个系统经济性的影响。
传统的针对规划后系统经济性的评估,主要考虑建设费用、运行费用以及残值,将三者求和作为经济性的评价指标。但是,配电自动化终端配置后,提升了系统的供电可靠性,从而提升系统的供电能力,能够供给更多的负荷,其产生的经济效益不属于上述三者,因此需要定义新的评价指标。
综上所述,如何在配电自动化终端的配置中,加入终端的配置方案对整个系统经济性影响的考虑,采用一种能将可靠性与配电系统的经济性相互联系的评价指标,使规划更具有实用性,开展兼顾技术性、经济性的配电自动化终端优化配置方法的研究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充分挖掘区域的潜在供电能力的考虑配电网单位供电能力费用的配电自动化终端配置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考虑配电网单位供电能力费用的配电自动化终端配置方法,包括:搭建配电自动化终端配置框架,并对配电自动化终端配置框架进行求解;所述的配电自动化终端配置框架是由配电自动化终端配置层和供电能力评估层构成;其中,所述的配电自动化终端配置层是以配电网单位供电能力费用为目标函数,以分段开关处的配电自动化终端的配置为优化变量,以系统的可靠性约束为约束条件,从而得到终端配置方案以及系统综合费用,并将终端配置方案传递给供电能力评估层面;所述供电能力评估层面是以系统最大供电能力为目标函数,以为各条馈线在尖峰负荷时刻的接入负荷Pabmax为优化变量,以终端配置后的可靠性为约束条件,并将系统最大供电能力传递给配电自动化终端配置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076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