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发动机国六排放认证的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98271.9 | 申请日: | 2020-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166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郑巍;董超;张春雪;邹阳;段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襄阳达安汽车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5/10 | 分类号: | G01M15/10;G01M3/32 |
代理公司: | 襄阳中天信诚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8 | 代理人: | 何静月 |
地址: | 44100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发动机 排放 认证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给出一种汽车发动机国六排放认证的装置,及使用该装置对汽车发动机进行国六排气认证的方法;该装置包括发动机尾气采集装置、曲轴箱采集装置、全流稀释定容采样系统CVS及气体分析仪;曲轴箱采集装置的轴箱采样探头沿径向插装在排气管道上,下端口背向发动机尾气管一侧切削有倾斜面,倾斜面的中点与排气管道中轴线相交;轴箱采样探头与排气管道的左端面之间的距离至少为三倍的排气管道直径;气体分析仪与分析仪采样探头连接,分析仪采样探头沿径向插装在排气管道上,且末端位于排气管道中轴线以下;分析仪采样探头与轴箱采样探头之间的距离至少为六倍的排气管道直径;结构合理、操作方便、运行可靠、检测准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台架试验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发动机国六排放认证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发动机在运行过程中,燃烧室内的高压可燃混合气和已燃气体有一小部分会通过活塞环与气缸之间的间隙漏入曲轴箱内,造成窜气。窜气会影响发动机性能并造成排放污染,汽车发动机必须设计并安装曲轴箱通风装置。目前重型车用发动机采用的是强制曲轴箱通风系统。强制性通风又可分为开式和闭式两种。开式强制曲轴箱通风装置有一个引风装置,在发动机处于全负荷低转速时,由于产生的窜气量大,会有部分窜缸混合气通过引风口散入大气,开式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率只有75%左右。闭式强制曲轴箱通风装置能在全发动机工况范围内控制控制窜缸混合气,无任何气体排入大气中。
曲轴箱通风的验证为发动机在进行国六型式认证时必做的项目。对于安装了涡轮增压器,泵,风扇,或机械增压器等引风装置,且引风装置可能会将曲轴箱排放排入到环境中的开式曲轴箱发动机,在进行排放测试时,应将曲轴箱排放引入排放取样系统中同发动机的排气一同被测量,如果在此状态下,排放测试结果满足限值要求,则判定发动机排放及其曲轴箱通风满足国六标准要求。对于闭式曲轴箱发动机,需验证其无任何气体排入大气中(试验过程中曲轴箱压力低于大气压)。
早期,进行发动机排放试验仅采集发动机尾气管排出的气体,因此,现有的排放测试设备的采样系统仅适用于发动机排气。而在GB 17691-2018排放法规发布后,要求在发动机排放试验中不仅仅要采集发动机尾气管排放的气体,还要采集曲轴箱内的窜气。
目前在还未有一种成熟方案的应用于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的采样装置,主要有几点原因:一、现有AVL排放测试设备均在GB 17691-2018排放法规发布前安装调试,其采样系统仅适用于发动机排气,设备厂商未对曲轴箱通风采样装置单独设计;二、开式曲轴箱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的窜气量不同,若窜气量无法正常排出,会引起曲轴箱压力上升而导致发动机的性能下降,因此采样装置的采样量需要能动态匹配发动机的窜气量,以保证曲轴箱压力在合理范围以内;三、国六发动机的尾气由于经过了后处理其各项污染物浓度很低,但是发动机的曲轴箱窜气未经后处理其各项污染物浓度较高,这就导致曲轴箱窜气对国六排放检测结果的影响较大,曲轴箱窜气对国六排放检测结果的误差需要有一种合理的验证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国六排放认证的装置,具有结构合理、操作方便、运行可靠、检测准确等特点,可有效的进行发动机国六排放的认证检测。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上述装置对汽车发动机进行国六排气认证的方法。
一种汽车发动机国六排放认证的装置,包括发动机尾气采集装置、曲轴箱采集装置、全流稀释定容采样系统CVS及气体分析仪;
发动机尾气采集装置包括发动机尾气管,发动机尾气管经后处理系统后与排气管道一端部连通,发动机尾气管与排气管道的连接端的中轴线与排气管道的中心线相平齐,排气管道另一端部与全流稀释定容采样系统CVS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襄阳达安汽车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未经襄阳达安汽车检测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982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防撞保护装置强度检测系统
- 下一篇:破损燃料组件燃耗预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