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楼层内消防立管施工安装机构及安装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394223.2 | 申请日: | 2020-1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725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 发明(设计)人: | 陈宗付;陶跃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正安智能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B3/04 | 分类号: | B62B3/04;B62B3/02;B62B5/00;B66F7/16;B66F7/28;F16F15/023;F16F15/027 |
| 代理公司: | 安徽盛世金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96 | 代理人: | 宋萍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新站区东淝河路与淮海大***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楼层 消防 施工 安装 机构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楼层内消防立管施工安装机构及安装方法,包括车体、设置于所述车体上的移动座、固定于所述移动座上并竖直设置的固定柱、与所述固定柱固定的用于夹持消防立管的夹持架、固定于车体上的推动扶手以及固定于所述固定柱上的推动把手;所述移动座包括与所述车体顶部滑动安装的推动座、滑动安装在所述推动座上的升降座,所述固定柱与所述升降座连接,且所述升降座底面与所述车体上表面滑移配合;所述车体上表面开设有升降槽,所述升降槽内设有用于减缓所述升降座下降速率的减缓装置。本申请具有防止楼层板由于消防立管的安装而受损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消防安装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楼层内消防立管施工安装机构及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消防管道,顾名思义就是为了消防建立的管道系统,而根据特殊的消防安全需求,对消防管道的厚度与材质都有特殊要求。消防管道上大多喷红色油漆,用于输送消防用水。
消防管道中竖直设置的管路部分即为消防立管,该部分管道在室内安装时,由于空间限制,往往由人工竖直设置后放置在楼层地面上,再进行安装固定。但是,消防管道的质量很大,在人工放置时,容易冲击楼层板,进而损伤楼层板。
发明内容
为了防止楼层板由于消防立管的安装而受损,本申请提供一种楼层内消防立管施工安装机构及安装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楼层内消防立管施工安装机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楼层内消防立管施工安装机构,包括车体、设置于所述车体上的移动座、固定于所述移动座上并竖直设置的固定柱、与所述固定柱固定的用于夹持消防立管的夹持架、固定于车体上的推动扶手以及固定于所述固定柱上的推动把手;所述移动座包括与所述车体顶部滑动安装的推动座、滑动安装在所述推动座上的升降座,所述固定柱与所述升降座连接,且所述升降座底面与所述车体上表面滑移配合;所述车体上表面开设有升降槽,所述升降槽内设有用于减缓所述升降座下降速率的减缓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楼层内消防立管施工安装机构在使用时,消防立管安装在夹持架上,然后施工人员推动车体至施工位置,再推动固定柱,使得推动座带动升降座移动,直至升降座移动至升降槽上侧,此时消防立管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下降,而减缓装置减缓了升降座的下降速率,从而使得消防立管得以缓慢下降,直至消防立管与楼层板抵触,避免了消防立管对楼层板的冲击,从而起到防止楼层板由于消防立管的安装而受损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减缓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升降槽内的弹性气囊以及固定于所述车体上的打气泵,所述打气泵与所述弹性气囊之间连接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上安装有三通阀,所述三通阀一端与外界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升降座位于弹性气囊顶部时,施工人员开启三通阀,使得弹性气囊与外界连通,此时,弹性气囊泄气,从而使得升降座得以缓慢下降;而当三通阀连接弹性气囊和打气泵,且打气泵启动时,打气泵于弹性气囊内打入空气,从而使得弹性气囊逐渐鼓起,驱动了升降座上升,使得升降座以及推动座得以复位,操作方便。
优选的,所述夹持架包括用于夹紧消防立管的夹持箍、穿设于所述夹持箍两端并与夹持箍螺纹配合的紧固螺栓、固定于所述夹持箍与所述固定柱之间的连接杆;所述夹持架于所述固定柱上设有多个,多个夹持架沿竖直方向排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消防立管时,将消防立管穿设于夹持箍内,然后再旋紧紧固螺栓,使得夹持箍与消防立管外壁抵紧,从而固定了消防立管,而夹持架设有多个并竖直排列,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对消防立管的固定安装。
优选的,所述弹性气囊顶部固定有与所述升降槽内侧壁滑移配合的升降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降板的设置,有利于减小对弹性气囊的损伤。
优选的,所述车体上固定有脚踏板,且所述车体上设有配重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正安智能信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正安智能信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942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