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金属氢氧化物絮凝剂和含纳米塑料废水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88946.1 | 申请日: | 2020-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17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吴平霄;吴嘉燕;叶权运;朱能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52;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齐键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金属 氢氧化物 絮凝 纳米 塑料 废水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金属氢氧化物絮凝剂和含纳米塑料废水处理方法。本发明的双金属氢氧化物絮凝剂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将可溶性镁盐和可溶性铝盐分散在水中,再加入pH调节剂,进行水热反应,即得双金属氢氧化物絮凝剂。本发明的含纳米塑料废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调节含纳米塑料废水的离子强度和pH,再加入本发明的双金属氢氧化物絮凝剂,进行混合和沉降。本发明通过水热法合成了一种性质稳定、纯度高的双金属氢氧化物絮凝剂,合成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适合大批量生产,得到的双金属氢氧化物絮凝剂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纳米塑料,去除效果显著,且对水质条件要求不苛刻,适用范围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金属氢氧化物絮凝剂和含纳米塑料废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胶体、颗粒物的脱稳并使之结成絮体的整个过程称为絮凝。絮凝技术是广泛使用的重要水处理工艺技术之一,在去除胶体及颗粒污染物,净化提高水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水处理中的絮凝沉降主要是通过投加合适的絮凝剂,并施以一定的水力条件来促进絮体形成。絮凝技术在水质提升和净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絮凝方法的选择(包括絮凝剂种类和用量、絮凝条件和水力条件等)十分重要,将直接决定絮凝效果。
随着各种塑料的广泛使用,当前的时代被称为塑料时代,当前全球塑料年产量超过3.2亿吨,且预计在未来20年将翻一番。然而,目前生产的塑料只有6%~26%在使用过后会被回收利用,这意味着大量的塑料会通过各种途径被释放到环境中。目前,在空气、海洋、土壤、沉积物和地表水中都发现了塑料碎片,塑料碎片在环境中会通过物理、化学和微生物等作用最终分解形成微塑料(粒径范围从几微米到几毫米)和纳米塑料。纳米塑料对生物群的健康存在巨大的潜在威胁,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然而常规的水处理技术根本不能有效去除水体中的纳米塑料。
因此,亟需开发一种可以有效处理含纳米塑料废水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双金属氢氧化物絮凝剂。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上述双金属氢氧化物絮凝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利用上述双金属氢氧化物絮凝剂进行含纳米塑料废水处理的方法。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金属氢氧化物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可溶性镁盐和可溶性铝盐分散在水中,再加入pH调节剂,进行水热反应,即得双金属氢氧化物絮凝剂。
优选的,一种双金属氢氧化物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可溶性镁盐和可溶性铝盐分散在水中,再加入pH调节剂调节反应液的pH至8~11,进行水热反应,冷却,水洗,离心,干燥,即得双金属氢氧化物絮凝剂。
优选的,所述可溶性镁盐、可溶性铝盐的摩尔比为1.8:1~2.2:1。
优选的,所述可溶性镁盐为氯化镁、硫酸镁、硝酸镁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可溶性铝盐为氯化铝、硫酸铝、硝酸铝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pH调节剂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氢钠、碳酸钠、尿素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水热反应在110℃~160℃下进行,反应时间为8h~24h。
优选的,所述干燥在40℃~80℃下进行。
一种双金属氢氧化物絮凝剂,由上述方法制备得到。
一种含纳米塑料废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调节含纳米塑料废水的离子强度和pH,再加入上述双金属氢氧化物絮凝剂,进行混合和沉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889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