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转接及汽车动力驱动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86593.1 | 申请日: | 2020-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721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路银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路银娟 |
主分类号: | B60K1/00 | 分类号: | B60K1/00;B60K1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445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动力 转接 驱动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转接及汽车动力驱动器,包括电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箱的右侧内壁间隙配合有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右侧凹槽内壁间隙配合有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的外壁右侧通过轴承与第二连接板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上方设有移动装置。该汽车动力转接盘及汽车动力装置,通过第一连接板、电动箱、变速箱、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第二连接板和移动装置的配合,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可以通过转动双头螺纹杆,使双头螺纹杆带动滑块向两侧移动,转动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杆带动直板向上移动,直板带动竖杆向上移动,进而实现对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距离的调节,适用范围广,实用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转接及汽车动力驱动器。
背景技术
我国国家最新标准《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中对汽车有如下定义:由动力驱动,具有4个或4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的车辆,在汽车的组成部件中总会有汽车动力转接盘。
现有技术中的汽车动力转接盘及汽车动力装置,无法对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距离的调节,进而导致其适用范围小,实用性不高,其该装置不便于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与电动箱和变速箱进行固定,固定麻烦,且一般在对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与电动箱和变速箱进行固定时总是使用多个螺栓固定,进而容易导致螺栓丢失,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转接及汽车动力驱动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技术中的汽车动力转接盘及汽车动力装置,无法对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进型距离的调节,进而导致其适用范围小,实用性不高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转接及汽车动力驱动器,包括电动箱,所述电动箱的右侧内壁间隙配合有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右侧凹槽内壁间隙配合有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的外壁右侧与变速箱的左侧内壁间隙配合,所述电动箱的右侧贴合有第一连接板,所述变速箱的左侧贴合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外壁左侧通过轴承与第一连接板的上方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的外壁右侧通过轴承与第二连接板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上方设有移动装置;
所述移动装置包括滑动、槽板、双头螺纹杆、竖板、短板、第一螺纹杆、直板、竖杆和短块;
两个所述滑块的底部分别与第一传动轴的顶部右侧和第二传动轴的的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滑块的上方设有槽板,所述槽板的底部凹槽内壁均与两个滑块的外壁上方滑动卡接,所述滑块的内壁分别与双头螺纹杆的外壁左右两侧螺纹连接,所述双头螺纹杆的外壁左端通过轴承与槽板的左端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双头螺纹杆的外壁右侧通过轴承与槽板的右端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槽板的下方设有竖板,所述竖板的顶部与第一传动轴的底部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竖板的右侧上方凹槽内壁与短块的外壁滑动卡接,所述短块的右侧设有直板,所述直板的左端与短块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直板的内壁通过轴承与第一螺纹杆的外壁上方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壁下方与短板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短板的左端与竖板的右侧下方固定连接,所述直板的上方设有竖杆,所述竖杆的底部与直板的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竖杆的外壁上方与第一传动轴的底部右侧通槽内壁间隙配合,所述竖杆的外壁上方与第二传动轴的顶部左侧凹槽内壁间隙配合。
优选的,所述滑块与槽板构成滑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双头螺纹杆的右侧外壁固接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电动箱的右侧设有固定装置;
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横块、曲杆、第一齿轮、第二螺纹杆、第二齿轮、圆管、横板和直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路银娟,未经路银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865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