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铅锌矿区污染土壤修复的复合植生袋及应用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1381330.1 申请日: 2020-12-01
公开(公告)号: CN112676338B 公开(公告)日: 2022-06-28
发明(设计)人: 黄兢;周康;张轩;黄忠良;李辉;吴子剑;覃晓莉;阮敏;江世林;许昕宇 申请(专利权)人: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主分类号: B09C1/10 分类号: B09C1/10;A01G9/029;A01G9/02;A01B79/02
代理公司: 重庆市信立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0 代理人: 陈炳萍
地址: 410018 ***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用于 锌矿 污染 土壤 修复 复合 植生袋 应用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铅锌矿区污染土壤修复的复合植生袋,包括袋体(1),所述袋体(1)的开口处设置有封口锁边(2),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1)内部设置有两个隔绝层(3),所述隔绝层(3)将袋体(1)沿长度方向分割为三个独立的区域,其中中间区域为固定化修复区,两侧的区域均为活化修复区;两个所述活化修复区和所述固定化修复区的由下至上依次为效果层(4)、基质层(5)和植被层(6);两个所述活化修复区的效果层(4)内填充有重金属活化剂,固定化修复区的效果层(4)内填充有重金属钝化剂;所述基质层(5)内填充有保障植物生长的基质,两个活化修复区的植被层内填充物为Pb、Zn、Cd、Cu超富集草本植物种子及萌发基质,固定化修复区的植被层内填充物为Pb、Zn、Cd、Cu耐受性木本植物种子及萌发基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铅锌矿区污染土壤修复的复合植生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1)分三层,最外层为高强度的可降解纤维网,次外层为棉网,最内层为纸浆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铅锌矿区污染土壤修复的复合植生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绝层(3)为双层棉网中夹单层离子交换膜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铅锌矿区污染土壤修复的复合植生袋,其特征在于:所述Pb、Zn、Cd、Cu超富集草本植物包括紫叶花苕、圆锥南芥、紫花香糯、草木犀、狗尾草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Pb、Zn、Cd、Cu耐受性木本植物包括马尾松、苦楝、杉木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基质层(5)填充材料为泥炭12%、种植土50%、当地土2%、植物纤维6%、生物炭3%、复合肥18%、黏结剂3%和保水剂6%;所述效果层(4)与所述基质层(5)之间、所述基质层(5)与所述植被层(6)之间均设置有纸浆隔层(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铅锌矿区污染土壤修复的复合植生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金属活化剂为微胶囊化处理的EDTA、柠檬酸、茶皂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重金属钝化剂为石灰、生物炭、海泡石中的一种或多种。

6.一种用于铅锌矿区污染土壤修复的复合植生袋的应用方法,该应用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铅锌矿区污染土壤修复的复合植生袋,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准备复合植生袋(9)和普通植生袋(8),所述普通植生袋(8)内部填充物与复合植生袋(9)的活化修复区相同;

S2、在铅锌矿区污染地(10)沿横向和纵向挖沟槽(11),沟槽(11)的宽度、深度与袋体(1)宽度、深度相同,长度视修复场地面积而定,纵向沟槽(11)之间间距1.8m,横向沟槽(11)之间间距1.6m;

S3、对复合植生袋(9)和普通植生袋(8)进行现场装填,填充物装到袋子的4/5;

S4、封装后的复合植生袋(9)和普通植生袋(8)及时放到施工面上,平铺于沟槽(11)内,其中横向沟槽(11)与纵向沟槽(11)交汇处铺设复合植生袋(9),其余部分均铺设普通植生袋(8);

S5、将铺好的植生袋与沟槽(11)侧壁以及周围植生袋之间的空隙用土填满踩实,铺设完成后将所有植生袋用水浇透;

S6、植物出苗生长期保障水分供应,施工后两个月及入冬前各施一次肥;根据各类草本植物生长特性安排刈割管理;木本植物成活后,加强对植物抗逆性的强化,逐渐减少浇水、施肥次数,以促进木本植物的生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铅锌矿区污染土壤修复的复合植生袋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复合植生袋(9)和普通植生袋(8)装填过程按照效果层(4)、基质层(5)、植被层(6)的顺序由下至上依次填装填充物;效果层(4)和基质层(5)填装压实后分别在表面铺设纸浆层;步骤S3中复合植生袋和普通植生袋装填过程按照效果层、基质层、植被层的顺序由下至上依次填装填充物,其中,活化修复区效果层微胶囊化处理的重金属活化剂与一定体积的植物纤维混合装填;活化修复区与固定化修复区的植被层与一定体积的当地土和保水剂混合装填。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铅锌矿区污染土壤修复的复合植生袋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Pb、Zn、Cd、Cu耐受性木本植物种子播种前采用一定浓度的水仙生物碱浸种,干燥后转移至包衣机内,通过喷嘴、甩盘或搅拌形式在种子的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高分子包衣薄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未经湖南省林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8133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