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筒状薄膜蒸发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80654.3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76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0 |
发明(设计)人: | 彭鹏;彭定云;宋浩;乔一波;赵文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万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9/02 | 分类号: | F25B39/02 |
代理公司: | 杭州西木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25 | 代理人: | 韩燕燕 |
地址: | 313100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膜 蒸发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快速薄膜蒸发器,包括外壳、蒸发管组、排气器及分流器,蒸发管组设置在外壳内,排气器旋转设置在蒸发管组的蒸发管上,排气器包括公转设置的固定叶片与活动叶片,其中活动叶片自转设置,分流器对进入到蒸发室内的液氨进行分流,通过利用液氨自下向上流动产生的压力带动安装排气器进行旋转,排气器上的固定叶片保证排气器的顺畅旋转,而排气器上的活动叶片使得蒸发管上的液氨膜蒸发形成的气体可以快速的散去,避免气体阻挡,后续的液氨快速的在蒸发管上形成新的液氨膜,提高蒸发管的换热效率,并且配合分流器对液氨的分流作用,使得液氨分布的更加均匀,解决了气液转过过程中,气体对液体的阻碍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薄膜蒸发器机械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筒状薄膜蒸发器。
背景技术
薄膜蒸发器是采用升膜蒸发原理,制冷剂经蒸发器底部供液分配系统喷射进入并蒸发,蒸发后的气体在上升过程中夹带细小制冷剂液滴向上运动,液滴接触到换热管壁面后形成高效蒸发,能够达到很大的换热系数,实现高效传热,在相同的换热条件下,采用薄膜蒸发器可比传统壳管式蒸发器节省大量的换热面积。
在专利号为CN101785930B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管状薄膜蒸发器,包括壳体,壳体顶部设有进料口和真空抽气口,壳体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壳体内位于进料口下方设有至少一组蒸发单元,每组蒸发单元包括有接料漏斗和换热管,换热管直立设置并穿插在接料漏斗底部的圆孔中,换热管周边与接料漏斗之间留有环形间隙,在聚酯生产时,物料从换热管周边与接料漏斗之间留有的环形间隙中向下流出,并顺着换热管表面成膜状向下流淌,同时,物料与换热管之间进行热交换,自身反应生成的副产物不断逸出并被真空泵抽走。
但是,上述专利公开的管状薄膜蒸发器在进行蒸发冷却过程中,逸出的气体产物包裹在换热管的外部,会阻挡后续液体与换热管的接触,即使液体包裹换热管,液体换热产生的气体也会影响液体的换热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筒状薄膜蒸发器,其通过利用液氨自下向上流动产生的力带动安装在蒸发管上的排气器进行旋转,排气器上的固定叶片保证排气器的顺畅旋转,而排气器上的活动叶片使得蒸发管上的液氨膜蒸发形成的气体可以快速的散去,避免气体阻挡,后续的液氨快速的在蒸发管上形成新的液氨膜,提高蒸发管的换热效率,并且配合分流器对液氨的分流作用,使得液氨分布的更加均匀,解决了气液转过过程中,气体对液体的阻碍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筒状薄膜蒸发器,包括筒状设置的外壳,该外壳内设置有蒸发管组,所述外壳包括两端开口设置的圆筒主体及密封设置于该圆筒主体两端开口处的水盖A与水盖B,所述圆筒主体的底部设置有输入制冷剂的输入口,且所述圆筒主体的顶部设置有输出制冷剂的输出口,所述水盖A的下部与上部分别开设有进液口与出液口,且所述水盖A内水平设置有两组的隔板,该隔板将所述水盖A自下向上划分为进液区、中转区及出液区,所述进液区正对所述进液口设置,所述出液区正对所述出液口设置,所述水盖B内水平设置有一组的隔板,该隔板将所述水盖B划分为连通区A与连通区B,所述连通区A连通所述进液区与所述中转区,所述连通区B连通所述中转区与所述出液区,所述蒸发管组位于所述圆筒主体内,该蒸发管组包括管板、蒸发管、折流板及供液管,所述管板分别密封安装于所述圆筒主体的两端开口处,该管板配合所述圆筒主体形成蒸发室,若干的两头开口的所述蒸发管设置于所述管板之间,该蒸发管两端分别与所述水盖A及所述水盖B内的空间连通,若干的所述折流板套设于所述蒸发管上,所述供液管设置于所述管板之间,该供液管与所述输入口连通,且该供液管的下部开设有排液孔;
所述蒸发管上套设有转动设置的排气器,该排气器包括绕蒸发管的周向公转设置的固定叶片及活动叶片,所述固定叶片公转驱赶气体,所述活动叶片公转的同时进行自转分散液氨,所述供液管的下方设置有分流器,所述分流器对所述供液管排出的液氨进行分流,分流后的液氨对所述蒸发管内流通的盐液进行冷却,且分流后的液氨带动所述分流器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万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万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806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机高催化珠光颜料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汽车入库专用的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