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制混凝土管桩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80128.7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41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津和建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52 | 分类号: | E02D5/52;E02D5/30 |
代理公司: | 湖州锦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469 | 代理人: | 徐敏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 混凝土 | ||
1.一种预制混凝土管桩,包括从上往下依次分布的至少两节中空状的混凝土管桩段(1)和用于连接相邻的两节所述混凝土管桩段(1)的桩段连接装置(2),该预制混凝土管桩包括数只设置在混凝土管桩段(1)内壁的且轴向布设的钢筋(11),及设于混凝土管桩段(1)端部的端板(12),其特征在于:所述桩段连接装置(2)包括与相邻的两节所述混凝土管桩段(1)的外直径大小相同的连接环板(21),所述连接环板(21)中心的上、下两端固定设有向外凸出的卡接装置(22),所述连接环板(21)上均匀开设有若干通孔Ⅰ(211),所述通孔Ⅰ(211)内中部设有隔挡件(212),所述隔挡件(212)的材质为在加热状态下用于粘接两节所述混凝土管桩段(1)端部凸出的钢筋(11)的硅铝明;
所述钢筋(11)的一端透过端板(12)且用于插接于所述连接环板(21)的通孔Ⅰ(211)内,进行接桩时,该上、下分布的两节所述混凝土管桩段(1)端部凸出的钢筋(11)分别插接在通孔Ⅰ(211)的上、下端内且顶靠在隔挡件(212)的上、下两端,及位于所述连接环板(21)上、下两端的卡接装置(22)分别与上、下分布的两节所述混凝土管桩段(1)卡接;所述混凝土管桩段(1)的中空状内壁上设有与卡接头(2221)相适配的卡槽(13),进行接桩时,该上、下分布两节所述混凝土管桩段(1)端部凸出的钢筋(11)分别插接在通孔Ⅰ(211)的上、下端内且顶靠在隔挡件(212)的上、下两端,及卡接头(2221)抵触在混凝土管桩段(1)内壁上,当对连接环板(21)加热时,上、下分布两节所述混凝土管桩段(1)端部凸出的钢筋相互抵靠且通过隔挡件(212)进行粘接紧固,及卡接头(2221)滑动至卡槽(13)内且抵触在卡槽(13)内;进行接桩且加热连接环板(21)时,所述隔挡件(212)为液态状,该液态状的所述隔挡件(212)均匀分布在通孔Ⅰ(211)与位于通孔Ⅰ(211)内的钢筋(11)之间,且布满环形凹槽Ⅰ(213)和环形凹槽Ⅱ(14);所述预制混凝土管桩包括至少一个贯穿进行接桩时位于上方的混凝土管桩段(1)内壁的灌注孔(15)、至少一个贯穿进行接桩时位于上方的混凝土管桩段(1)内壁并配合该灌注孔(15)的位置而设置的观察孔(16),及设置于进行接桩时位于下方的中空状的所述混凝土管桩段(1)内的隔板(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混凝土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装置(22)包括固定设置在连接环板(21)上、下两端处中心的中空状的圆柱体(221),所述圆柱体(221)上设有弹性卡接件(222),所述弹性卡接件包括卡接头(2221),所述卡接头(2221)通过弹簧(2222)与圆柱体(221)弹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预制混凝土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板(21)的上端面设有环形凹槽Ⅰ(213),所述环形凹槽Ⅰ(213)与通孔Ⅰ(211)的侧端顶部相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预制混凝土管桩,其特征在于:进行接桩时位于下方的所述混凝土管桩段(1)的上端面设有环形凹槽Ⅱ(14),所述环形凹槽Ⅱ(14)与钢筋的一端相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制混凝土管桩,其特征在于:进行接桩时,所述圆柱体(221)与混凝土管桩段(1)之间设有间隙,位于所述连接环板(21)顶部的圆柱体(221)的端部上设有至少一个通孔Ⅱ(22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预制混凝土管桩,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连接环板(21)底部的圆柱体(221)的底部设有封盖(224)且该封盖(224)位于隔板(17)上端,该圆柱体(221)端部设有至少一个通孔Ⅲ(2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津和建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津和建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8012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