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北斗GPS双融合地面沉降监测仪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79081.2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97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更尔;周元华;祝昕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地质测绘院 |
主分类号: | G01C5/00 | 分类号: | G01C5/00;G01S1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8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北斗 gps 融合 地面沉降 监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北斗GPS双融合地面沉降监测仪,包括数据处理中心、至少四个监测点,其中一个监测点安装于立在待测地面处基岩上的直杆顶部,剩余监测点各自通过浮板安装在待测地面,监测点包括外壳、太阳能电池、充电电池、第一无线通信模块、GPS模块、北斗模块、电源模块,数据处理中心包括第二无线通信模块、DSP芯片、显示器。有益效果是:设置由直杆支撑在基岩上的监测点和由浮板安装在待测地面上的监测点,在每个监测点中同时安装GPS模块和北斗模块,能够对地面沉降变化进行全天候实时监测,利用两种定位技术同步监测,提高该监测仪的稳定性,使两种定位技术监测到的数据相互之间作为数据准确性的参照数据,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面沉降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北斗GPS双融合地面沉降监测仪。
背景技术
地面沉降是普遍的地质变化现象,由于地面沉降会严重危害到百姓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因此,在一些矿区周围、隧道开挖区域需要安装地面沉降监测装置,以实时获知地面的沉降状况,但目前缺乏全天候的实时地面沉降监测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北斗GPS双融合地面沉降监测仪。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北斗GPS双融合地面沉降监测仪,包括数据处理中心、至少四个监测点,其中一个所述监测点安装于立在待测地面处基岩上的直杆顶部,剩余所述监测点各自通过浮板安装在待测地面,所述监测点包括外壳、太阳能电池、充电电池、第一无线通信模块、GPS模块、北斗模块、电源模块,所述太阳能电池安装在外壳顶部,所述充电电池、第一无线通信模块、GPS模块、北斗模块、电源模块安装在外壳中,所述太阳能电池与充电电池的充电口连接,所述充电电池通过电源模块分别给第一无线通信模块、GPS模块、北斗模块供电,所述数据处理中心包括第二无线通信模块、DSP芯片、显示器,所述DSP芯片分别与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显示器连接,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分别与第一无线通信模块通过无线信号连接。
其中,所述外壳包括圆形的下壳体和圆形的上壳体,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相螺合。
其中,所述下壳体的底部中心设有螺孔,所述浮板的中心设有竖直向上突出的螺杆,所述螺杆与螺孔相螺接使浮板安装在下壳体底部,或者所述直杆顶部与螺孔相螺接使直杆安装在下壳体底部。
其中,所述浮板为圆形,所述浮板的直径大于下壳体的直径。
其中,所述GPS模块和北斗模块的监测频率相同。
其中,所述GPS模块和北斗模块同步监测。
其中,所述监测点有四个,四个所述监测点按照矩形阵列排布。
其中,所述监测点有六个,六个所述监测点按照环形阵列排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设置由直杆支撑在基岩上的监测点和由浮板安装在待测地面上的监测点,在每个监测点中同时安装GPS模块和北斗模块,能够对地面沉降变化进行全天候实时监测,利用两种定位技术同步监测,提高该监测仪的稳定性,使两种定位技术监测到的数据相互之间作为数据准确性的参照数据,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中实施例一的监测仪的布置图;
图2是本发明中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浮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监测仪的框架图;
图5是本发明中实施例二的监测仪的布置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地质测绘院,未经广东省地质测绘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790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植物根系分泌物连续收集装置
- 下一篇:水环境大数据监控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