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GPS的地面沉降监测点保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79069.1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66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李更尔;吴培洪;李冰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地质测绘院 |
主分类号: | G01C5/00 | 分类号: | G01C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8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gps 地面沉降 监测 保护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PS的地面沉降监测点保护装置,包括防护筒、防护盖,防护筒包括螺旋形的支撑带、螺旋形的连接带,支撑带的两条长边上各设有一道卡槽,连接带的两条长边上各设有一道卡条,卡条与卡槽卡合使连接带将支撑带卷绕成圆形的防护筒,防护筒的顶部设有N个螺旋形的插孔,防护盖的底部设有N个螺旋形的插条,插条插入插孔中。有益效果是:利用卡条与卡槽卡合使连接带将支撑带卷绕成圆形的防护筒,便于防护筒的组装和拆卸,在完成地面沉降监测后,能够将该保护装置完全回收,减少环境污染,避免资源浪费;利用螺旋形的插条插入螺旋形的插孔中使防护盖盖在防护筒顶端,使防护盖在车辆碾压和行人踩踏时不能够发生水平移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表沉降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GPS的地面沉降监测点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为监控道路变形往往需要布设道路沉降测点,测点的布设需要对道路进行钻孔,插入测点钢筋,布设钢筋保护盒对测点进行保护。目前常规的道路测点需要根据工程特点和规范要求往往在道路上方大量布置。
目前常用的测点保护盒与保护盖的材质有塑料和钢材,主要目的就是在需要对测点进行监测时打开保护盖,测量完成后盖上,由于测点往往布设在道路上,需要承受车辆和行人的荷载以及灰尘垃圾杂物的影响,保护壳和保护盖主要是对测点进行保护。
现有的保护装置存在以下问题:1、在完成监测时,保护装置不不能够完全拆除,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2、盖子容易因车辆碾压和行人踩踏二发生位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基于GPS的地面沉降监测点保护装置.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GPS的地面沉降监测点保护装置,包括防护筒、防护盖,所述防护筒包括螺旋形的支撑带、螺旋形的连接带,所述支撑带的两条长边上各设有一道卡槽,所述连接带的两条长边上各设有一道卡条,所述卡条与卡槽卡合使连接带将支撑带卷绕成圆形的防护筒,所述防护筒的顶部设有N个螺旋形的插孔,所述防护盖的底部设有N个螺旋形的插条,所述插条插入插孔中使防护盖盖在防护筒顶端。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带的内侧固接有若干个间隔均匀的耳板,位于同一竖直方向的耳板中插入一根定位钎。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筒的内侧底部设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上设有供定位钎穿过的穿孔。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环的外径等于防护筒的内径。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盖的底部外周设有一圈挡水凸缘。
进一步的,所述挡水凸缘的内径等于防护筒的外径。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盖的外侧壁上设有多个按照环形阵列排布的缺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卡条与卡槽卡合使连接带将支撑带卷绕成圆形的防护筒,便于防护筒的组装和拆卸,在完成地面沉降监测后,能够将该保护装置完全回收,减少环境污染,避免资源浪费;利用螺旋形的插条插入螺旋形的插孔中使防护盖盖在防护筒顶端,使防护盖在车辆碾压和行人踩踏时不能够发生水平移动。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中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B部分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防护盖的侧视图;
图5是本发明中防护盖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地质测绘院,未经广东省地质测绘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790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