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钒转炉和顶底复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75813.0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013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赵进宣;杨利彬;吴伟;杨勇;李相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钢铁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C21C5/35 | 分类号: | C21C5/35;C21C5/46;C21C5/48;C21C5/36;C22B34/22;C21C5/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6 | 代理人: | 武悦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炉 顶底复吹 方法 | ||
1.一种提钒转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吹元件和顶吹氧枪,底吹惰性气体与顶吹配合对转炉内钢水进行搅拌和促进成渣;
所述底吹元件包括三层同轴套管;所述三层同轴套管包括内管、中管、外管,套设于底吹护砖圆形直通孔内;所述内管为惰性气体通道,所述内管外壁和所述中管内壁间为可裂解气体通道,所述外管内壁和所述中管外壁间为惰性气体通道;
所述的底吹护砖比炉底周边的炉衬砖高出200-500mm;
所述顶吹氧枪,具有n个主孔,均匀分布,具有m个副孔,所述副孔位于主孔所在的面上,均匀分布于相邻主孔之间,主孔和副孔的开口在同一个面上,即氧枪的底面;n=3-6,m=n或2n;所述主孔的中心夹角为10-15度,所述副孔的中心夹角与主孔的中心夹角相同, 副孔的吹射方向与主孔的吹射方向相同,均朝向炉底底面,吹射在铁水和炉渣上,避免了对炉壁和炉衬的损坏;
所述主孔大流量吹射氧气将氧气打入钢水,并进行搅拌,促进炉内杂质的氧化,所述副孔采用小流量,将氧气吹射在钢水和炉渣表面上;
所述主孔的孔径为d2=40-55mm,吹射氧气的马赫数为1.95-2.05;副孔的孔径为d3=8-15mm,吹射氧气的马赫数为1;
所述底吹总流量中,外管内壁和中管外壁间气体流量为5-20Nm3/h·t,内管外壁和中管内壁间气体流量为0.8-5Nm3/h·t,内管气体流量为5-10Nm3/h·t。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钒转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裂解气体为甲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钒转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吹元件数量为3-6个,均匀分布在转炉炉底,底吹总流量为0.06-0.5Nm3/min·t。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钒转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吹护砖采用二氧化硅材质的抗酸护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钒转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管内径与中管外径的差ΔD1=4-7mm,所述中管内径与内管外径的差ΔD2=3-4mm,所述内管内径ΔD3=4-6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钒转炉,其特征在于,提钒冶炼中铁水以质量百分比计其化学成分:C 4.01-4.2%,Si 0.22-0.25%,Mn 0.18-0.22%,P 0.10-0.12%,S 0.010-0.12%,Ti 0.12-0.14%,V 0.31-0.3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钒转炉,其特征在于,提钒冶炼形成的钒渣以质量百分比计其化学成分:SiO2 15-20%,CaO 4-5%,Cr2O3 0.8-0.9%,V2O5 18-21%,Fe 5-12%。
8.一种提钒转炉顶底复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提钒转炉冶炼中,使用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提钒转炉进行冶炼,包括:
步骤1.吹炼开始的0-120秒,顶吹氧气流量2-3Nm3/min·t,氧枪枪位0.8-1.0m,底吹流量在0.08-0.1Nm3/min·t;
步骤2.吹炼开始的121-260秒,顶吹氧气流量0.5-2.5Nm3/min·t,氧枪枪位1.0-1.2m,底吹流量在0.08-0.2Nm3/min·t;
步骤3.吹炼开始的261-280秒,顶吹氧气流量1.5-2.5Nm3/min·t,氧枪枪位0.8-0.9m,底吹流量在0.12-0.4Nm3/min·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钢铁研究总院,未经钢铁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7581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二次电池及终端设备
- 下一篇:一种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的SAR图像分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