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锅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70294.9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699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应谌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康市美丽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0;F24C15/20 |
代理公司: | 金华市悦诚君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412 | 代理人: | 余威 |
地址: | 321300 浙江省金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锅具,包括锅体及设于锅体外侧的手柄,所述手柄内部设有冷却管,所述手柄一侧设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蒸汽发生器、驱动器及离心风机,所述蒸汽发生器固设于锅体上口且置于锅体外侧,所述蒸汽发生器上固设有驱动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快速清除锅内油烟的装置,并且还可以通过该装置使手柄冷却,提高了锅具使用的健康性及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厨房锅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多功能锅具。
背景技术
炒锅是一种烹饪工具,一般用于煎炒食材,是许多家庭厨房用具中必不可少的一种锅具,其在菜系烹饪中的作用十分广泛。一般炒锅在炒制食材时会产生大量的油烟,普通油烟机因与炒锅具有一定距离,无法快速使油烟清除,并且由于距离较远吸油烟效果也并不理想,目前也有改变锅底涂层使炒锅在炒制时减少油烟的释放,但效果甚微,而这些不被油烟机迅速抽吸掉的油烟会被使用者吸入,导致使用者特别是厨师在长时间使用后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此外,使用者也经常会被长时间加热的手柄烫伤,产生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多功能锅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多功能锅具,包括锅体及设于锅体外侧的手柄,所述手柄内部设有冷却管,所述手柄一侧设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蒸汽发生器、驱动器及离心风机,所述蒸汽发生器固设于锅体上口且置于锅体外侧,所述蒸汽发生器上固设有驱动器;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驱动器包括叶轮、驱动轴及壳体,所述叶轮设于壳体内部且固设于驱动轴上,所述驱动轴转动设于壳体上且两端分别与离心风机的风叶及水泵的动力轴相连,所述壳体上设有进气口与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蒸汽发生器上设有的蒸汽口相连,所述出气口与油烟管道相连,其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种驱动装置,可使蒸汽带动叶轮驱动,使离心风机及水泵工作。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离心风机固设于蒸汽发生器上方,所述离心风机包括进风口及出风口,所述进风口设于锅体内侧,所述出风口与油烟管道相连,其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种油烟抽吸装置,使油烟可快速随离心风机排出至油烟管道。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水泵一端通过水管与水箱相连,另一端通过水管及单向阀与手柄内的冷却管相连,所述冷却管另一端通过水管与蒸汽发生器内部的喷头相连,其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种可使水流单向流动的装置,使蒸汽发生器内的蒸汽不会产生逆流现象,并且使手柄内的冷却管可以一直得到冷水的冷却效果。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蒸汽发生器为铝制导热材料,所述蒸汽发生器内部设有蒸汽片,所述蒸汽片为波浪形,其有益效果在于:波浪形的蒸汽片可以增大受热面积及提高蒸汽发生效率,且铝制材料可是蒸汽发生器比炒锅更快的受热及导热,提高该装置在炒锅中的使用效率。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冷却管为螺旋状,且所述冷却管材质为铜质导热材料,其有益效果在于:螺旋状的冷却管可以增大冷却面积,使手柄快速降温。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喷头为铜质,且喷头外表面上设有小孔,其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种可是水以小颗粒形式喷射在蒸汽发生器内的喷头,使水珠可以快速受热变成水蒸气。
使用上述的一种多功能锅具的方法,其步骤如下:初次使用时,先添加少许水至蒸汽发生器内,随后将各水管与水泵及蒸汽发生器相连;开火后,蒸汽发生器在炉火外焰的灼烧下使内部少许水分形成蒸汽,因蒸汽发生器为密闭容器,产生的压力蒸汽使驱动器叶轮转动,叶轮带动水泵及离心风机同时工作;离心风机产生的离心力将锅内产生的油烟迅速抽离至油烟管道内,同时,水泵工作使水箱内的水通过单向阀流入手柄内的冷却管内,冷却管内的水再通过蒸汽发生器上设有的喷头将水喷出至蒸汽片上,快速产生蒸汽,使离心风机不断工作,同时冷却管内流动的水使手柄冷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康市美丽生活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永康市美丽生活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702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