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验证方法和一号多终端管理服务器、终端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367235.6 | 申请日: | 2020-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649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 发明(设计)人: | 肖征荣;白琳;邢建兵;田新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9/32 | 分类号: | H04L9/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彭瑞欣;冯建基 |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验证 方法 一号 终端 管理 服务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验证方法和一号多终端管理服务器、终端。方法包括:从区块链网络中,获取各个成员节点发送的广播消息,其中,广播消息包括验证信息;依据验证信息,判断待验证号码是否存在被盗用风险;在确定待验证号码存在被盗用风险的情况下,依据预设验证密码生成并发送验证请求至区块链网络中,以使一号多终端中的副卡终端对主卡终端进行验证,并获得验证结果。通过预设验证密码,使一号多终端中的副卡终端对主卡终端进行验证,以确定主卡终端是否处于安全状态,避免用户的身份信息泄露而导致的用户财产损失,保障用户信息和财产的安全,提升用户体验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验证方法和一号多终端管理服务器、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用户所使用的智能终端(例如,智能手机等)多具有网络支付功能,用户还会将自己的身份信息与该智能终端绑定,用以验证在网络支付的情况下的身份验证。
但是,如果用户的智能手机被盗或丢失,而刚好电信运营商的营业厅处于停业状态(例如,营业厅下班)时,会导致用户无法及时补卡;虽然可以采用打电话的方式对手机号码进行挂失处理,但是,第三方仍可以通过打电话的方式对手机号码进行解挂处理,这样会导致用户的手机号码仍然处于被盗用状态,使犯罪分子会有一整晚的时间进行犯罪活动,例如,通过手机号码来获得被盗用户的身份信息,导致用户的身份信息泄露;或通过手机的网络支付功能购买商品,造成被盗用户的财产损失。
发明内容
为此,本申请提供一种验证方法和一号多终端管理服务器、终端,如何在终端被盗用的情况下,保障用户信息和财产的安全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验证方法,方法包括:从区块链网络中,获取各个成员节点发送的广播消息,其中,广播消息包括验证信息;依据验证信息,判断待验证号码是否存在被盗用风险;在确定待验证号码存在被盗用风险的情况下,依据预设验证密码生成并发送验证请求至区块链网络中,以使一号多终端中的副卡终端对主卡终端进行验证,并获得验证结果。
在一个具体实现中,验证信息包括社保信息、银行监管信息、网络贷款信息和运营商信息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在一个具体实现中,依据验证信息,判断待验证号码是否存在被盗用风险,包括:依据社保信息判断待验证号码是否登录过社保平台并获取与待验证号码对应的身份证信息,获得第一判断结果;依据银行监管信息判断待验证号码是否登录过银行系统并进行金融交易,获得第二判断结果;依据网络贷款信息判断待验证号码是否进行过网络贷款操作,获得第三判断结果;依据运营商信息判断待验证号码是否与银行系统或网络贷款系统发生过通信,获得第四判断结果;依据第一判断结果、第二判断结果、第三判断结果和第四判断结果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判断待验证号码是否存在被盗用风险。
在一个具体实现中,运营商信息包括:通信短消息信息、通话记录信息和网络消息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在一个具体实现中,在确定待验证号码存在被盗用风险的情况下,依据预设验证密码生成并发送验证请求至区块链网络中之后,还包括:在确定验证结果为主卡终端是非法终端的情况下,限制主卡终端的使用权限。
在一个具体实现中,在确定验证结果为主卡终端是非法终端的情况下,限制主卡终端的使用权限,包括:依据验证结果,生成主卡终端的被盗用标识;依据主卡终端的设备标识和被盗用标识,生成告警消息;发送告警消息至区块链网络中,以使各个成员节点对主卡终端对应的账户进行冻结。
在一个具体实现中,从区块链网络中,获取各个成员节点发送的广播消息之前,还包括:获取待验证号码的挂失信息和解挂信息;其中,挂失信息包括待验证号码对应的挂失终端的设备标识,解挂信息包括待验证号码对应的解挂终端的设备标识。
在一个具体实现中,挂失信息还包括挂失终端的位置信息和挂失终端的通信信息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解挂信息还包括解挂终端的位置信息和解挂终端的通信信息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672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