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纺纱用智能上色烘干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66195.3 | 申请日: | 2020-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38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庄志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庄志成 |
主分类号: | D06B1/02 | 分类号: | D06B1/02;D06B23/20;D06B15/0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26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纺纱 智能 上色 烘干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纺纱生产领域,具体是一种纺纱用智能上色烘干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导料安装筒,导料安装筒的上侧右半段水平设置有弧面安装板,弧面安装板下方的导料安装筒底部水平设置有安装槽,弧面安装板左侧的导料安装筒上端竖直设置有储液箱,储液箱的左上端设置有进液管,所述储液箱下方的导料安装筒上方内壁水平设置有增压均流腔,增压均流腔的上端通过导流泵与储液箱连通,均流腔的下侧等间距设置有若干雾化喷头,通过两端的双向挤压导料结构,显著提升装置的导料稳定性,避免滑料造成上色不均的问题,通过弧面导料配合均匀加热导流,显著提升烘干的面积和时长,提升烘干的效率和质量,通过升降调节改变烘干区域的间隙,适应不同上色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纱生产领域,具体是一种纺纱用智能上色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纺织布,即是纺织面料,按织造方法分,有纬编针织面料和经编针织面料两类,纬编针织面料常以低弹涤纶丝或异型涤纶丝、锦纶丝、棉纱、毛纱等为原料,采用平针组织,变化平针组织,罗纹平针组织,双罗纹平针组织、提花组织,毛圈组织等,在各种纬编机上编织而成;现有纺织染色采用侵染,晾干的方法进行染色,传统设备不能大批量纺织布染色,侵染上色的速率慢,耗时长,染色不均匀,并且传统设备都是在空气中自动晾干,风干速度慢,极大的浪费了时间和资源,工作效率低,染色质量也相对较差。
虽然当前使用的烘干设备能够进行烘干作业,但是烘干的结构设计不合理,造成烘干没办法实现连续导料的烘干作业,且缺乏高效的调节烘干的结构,造成上色的模式单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纺纱用智能上色烘干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纺纱用智能上色烘干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导料安装筒,导料安装筒的上侧右半段水平设置有弧面安装板,弧面安装板下方的导料安装筒底部水平设置有安装槽,弧面安装板左侧的导料安装筒上端竖直设置有储液箱,储液箱的左上端设置有进液管,所述储液箱下方的导料安装筒上方内壁水平设置有增压均流腔,增压均流腔的上端通过导流泵与储液箱连通,均流腔的下侧等间距设置有若干雾化喷头,弧面安装板的正下方水平设置有升降弧面板,升降弧面板的内部设置有弧形导流腔,升降弧面板的下侧中间位置竖直设置有导流安装筒,导流安装筒的下端水平设置有升降安装板,升降弧面板的上端配合弧形导流腔等角度设置有若干出风孔,弧形导流腔的内侧配合出风孔均设置有电热导流网,升降弧面板的上侧配合出风孔等角度间隔设置有若干导料导轮,导料导轮均通过安装架固定在升降弧面板上,升降弧面板的两端均通过复位转轴设置有转动安装架,转动安装架的外端均通过转轴设置有导料导轮,弧面安装板的内部设置有弧面抽风腔,弧面抽风腔的下侧设置有弧面滤网,弧面安装板的上端中间位置竖直设置有抽风导流筒,抽风导流筒的内部通过导流安装架竖直设置有抽风电机,抽风电机的上端通过转轴设置有抽风叶轮,抽风导流筒的上端设置有球面滤网。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料安装筒两端内侧均上下对称设置有变位安装架,变位安装架正对导料安装筒的一端均等间距设置有若干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均与导料安装筒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变位安装架的另一端均通过转轴设置有驱动滚筒。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安装板的下端中间位置竖直设置有电控升降柱,电控升降柱的下端固定在安装槽上,升降安装板的下侧配合电控升降柱等角度竖直设置有升降导向柱,安装槽的上端配合升降导向柱均竖直设置有升降导向筒。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安装板与安装槽之间连接设置有伸缩导线。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流安装筒的内部中间位置竖直设置有导流电机,导流电机通过导流安装架固定在导流安装筒的内壁上,导流电机的上端通过转轴设置有导流叶轮。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流安装筒的下半段等角度设置有若干导流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庄志成,未经庄志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661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