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叶片型混水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66015.1 | 申请日: | 2020-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141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左明伟;曼茂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 |
主分类号: | F28C3/04 | 分类号: | F28C3/04;F28F9/22;F28F9/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7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叶片 型混水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所述叶片型混水器沿水流方向依次包括直筒段、渐阔段、预旋段和出水段,叶片型混水器包括设置在外侧的壳体、设置在壳体内两头贯通的内胆,内胆位于直筒段和渐阔段以及预旋段,渐阔段设置有用于导热的中心隔板,预旋段上内胆的外壁上设置有导流叶片。本发明基于对原型混水器及现有的射流混合结构混水器内流动及换热特性的数值分析,保证高效低压损混合恒温输出的关键在于冷热水的充分接触和冷热水的高效分流。通过设计合理的流道结构,从而使大流量的主流分散为细小的支流,并使各个冷热水支流相互混合实现高效换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叶片型混水器,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换热效率高的侦听的叶片型混水器 。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混水器结构包括,第一种直接将冷热水通入较大储箱混合,,这种方法结构简单,然而混合效果与储箱大小直接相关,这就造成这类混合器为了保证供水温度通常需配备体积较大的储箱。此外,应用过程由于用水端需求的不同,储箱内大量热水的热量损失会造成能源浪费从而降低其系统运行的经济性。第二种改变混水器冷热水的注入形式,使其在进入储箱前起到一定的混合效果,这种结构增加了冷热水间(预混)对流换热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储箱体积仍能保证较好的混合效果。然而现有预混过程是靠通流面积及流动方向的剧烈变化实现的,此过程伴随着严重的流动损失造成混水器压力损失增加,同样降低其运行经济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换热效率高的叶片型混水器 ,具体方案如下:
本发明是一种叶片型混水器,其特点是:所述叶片型混水器沿水流方向依次包括直筒段、渐阔段、预旋段和出水段,叶片型混水器包括设置在外侧的壳体、设置在壳体内两头贯通的内胆,所述内胆位于所述直筒段和所述渐阔段以及所述预旋段,所述渐阔段设置有用于导热的中心隔板,所述预旋段上内胆的外壁上设置有导流叶片。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中心隔板的弧度与所述渐阔段弧度一致。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预旋段上内胆的外壁上至少设置有一个所述导流叶片。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预旋段上内胆的外壁上环内胆一周设置有12个所述导流叶片。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导流叶片呈螺旋线型。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预旋段上壳体内壁设置有扰流挡圈,且内胆末端不超过扰流挡圈在预旋段的轴向安装位置。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预旋段上至少设置有一个所述扰流挡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基于对原型混水器及现有的射流混合结构混水器内流动及换热特性的数值分析,保证高效低压损混合恒温输出的关键在于冷热水的充分接触和冷热水的高效分流。通过设计合理的流道结构,从而使大流量的主流分散为细小的支流,并使各个冷热水支流相互混合实现高效换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叶片型混水器的示意图;
图中:1-壳体、11-直筒段、12-渐阔段、13-预旋段、14-出水段、2-内胆、3-中心隔板、4-导流叶片、5-扰流挡圈。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未经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660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