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负荷高速电机轴承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64672.2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644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王礼恒;胡良兵;庄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K9/19 | 分类号: | H02K9/19;H02K7/08;H02K5/20;H02K1/2791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邓治平 |
地址: | 23003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负荷 高速 电机 轴承 冷却 装置 | ||
1.一种大负荷高速电机轴承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注脂孔的端盖、流道盖板、轴承压板、外轴承支架、轴承、轴承限位环以及轴承衬套;其中,
在端盖和轴承(102)之间设置有外轴承支架(104);外轴承支架(104)两边分别设置有轴承(102);
在端盖(101)上开有注脂孔用于注入润滑脂,润滑脂能够通过外轴承支架(104)分别流向两边的轴承(102),通过端盖(101)和轴承压板(103)的阻挡,使得润滑脂不会流到端盖外部;当轴承内的润滑脂出现损耗时,端盖(101)注脂孔内的润滑脂会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补充;在端盖(101)上开有的冷却流道(106)的第一开口(107)与第二开口(108)之间另添加独立的冷却液进出口,与电机主壳体的冷却流道并联联接,用于保障在与轴承冷却流道(106)串联的主壳体冷却液因压力不足,堵塞故障时,或需要增大轴承冷却液流量增强轴承冷却散热时,随时开启此并联轴承冷却流道;
所述端盖(101)表面的注脂孔安装有紧定螺钉(105);
所述外轴承支架(104)为环形,在两侧环形端面设置有交错布置的凹槽,通过两端交错布置的凹槽,引导润滑脂能顺畅的流向两边的轴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负荷高速电机轴承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端盖(101)上开有冷却流道(106),通过第一开口(107)和第二开口(108)与电机主壳体的冷却流道串联联接,将电机主壳体的冷却液引入端盖(101)并通过冷却流道(106)冷却来轴承室从而降低轴承(102)的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负荷高速电机轴承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端盖(101)的冷却流道内设有多个凸台(109),与流道盖板(110)配合形成S形流道,并同时对轴承(102)进行冷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负荷高速电机轴承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采用1对极的表贴式平行充磁瓦片状永磁体(113)粘贴固定在转轴(11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负荷高速电机轴承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转子由带铁心转轴或一体化转轴(111)支撑并固定,表贴平行充磁瓦片状永磁体(113)粘贴固定在转轴(111)上,同一极性的N或S永磁体(113)以整体成型或分块拼接粘接而成,为减小漏磁不同极性的N和S永磁体(113)之间由非导磁性材料(115)在转轴上间隔固定,所有永磁体(113)通过前后两个轴套(114)在转轴(111)上轴向固定,前后两个轴套(114)用于做动平衡去重或加重使用,最终为保证高速的应力强度转子整体外部嵌套高速耐高温的碳纤维护环(1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负荷高速电机轴承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101)表面的注脂孔安装有紧定螺钉(105),用于定期拧开以检查润滑脂损耗情况,并按需求随时补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6467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