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中风病的中药复方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63977.1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636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杨思进;刘天助;任维;蒲清荣;徐厚平;陈丽;黄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K9/16;A61P9/10;A61K33/04;A61K35/6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宫建华 |
地址: | 646000 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春晖路***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中风 中药 复方 颗粒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中风病的中药复方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组分及其质量份数:郁金10‑16份、瓜蒌15‑20份、石菖蒲6‑10份、羌活6‑7份、胆南星6‑10份、鸡血藤15‑17份、枳实10‑12份、厚朴10‑12份、芒硝2‑3份、地龙6‑7份、生大黄3‑4份、甘草5‑6份,通过从石菖蒲和羌活中抽取挥发油、中药残渣中添加郁金等其他组分后加饮用水煮药、浓缩、造粒、融入挥发油等步骤制备。本发明具有开玄启闭、通腑排毒、理气活血、祛风化痰的功效,适用于中风病急性期中经络或中脏腑患者,能显著改善中风病急性期患者的意识状态,缓解病情加重的趋势,减轻偏瘫的病损程度,降低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且疗效显著,有广阔的市场,有望成为中风病急性期与静脉溶栓和血管内治疗并重的适宜急救技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中风病的中药复方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风病是一类突发性脑血管疾病的总称,现代医学称之为“卒中”,它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大类(即脑梗死和脑出血),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的特点,是国人致死/致残的第一病因,是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中风病的急性期救治方面,西药和西医技术有一定的疗效,但费用极高,很多家庭难以承受。中药制剂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深受国人喜爱。然而,市面上的中药制剂绝大多数为活血化瘀类,专门针对中风病恢复期使用。因此,临床需要开发一种针对中风病急性期使用的中药制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中风病的中药复方颗粒及其制备方法,采用郁金、瓜蒌、石菖蒲等制备而成,是中风病急性期使用的中药制剂,能显著改善中风病(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神志障碍和神经功能缺损状态,减少肺部感染等脑梗死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疗效显著、制备简易、市场广阔等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中风病的中药复方颗粒,包括如下组分及其质量份数:郁金10-16份、瓜蒌15-20份、石菖蒲6-10份、羌活6-7份、胆南星6-10份、鸡血藤15-17份、枳实10-12份、厚朴10-12份、芒硝2-3份、地龙6-7份、生大黄3-4份、甘草5-6份。
一种治疗中风病的中药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石菖蒲和羌活置于挥发油提取器,加入饮用水,常温浸泡1h;
2)煮沸后低火持续8h煎药产生水蒸气,冷凝水蒸气后收集挥发油,保留中药残渣;
3)向中药残渣中添加郁金、瓜蒌、胆南星、鸡血藤、枳实、厚朴、芒硝、地龙、生大黄、甘草;
4)加入饮用水,常温浸泡0.5h,煮沸后低火持续煎药0.5h,过滤获得中药汤剂;
5)将第4)步重复2次;
6)将3次过滤所得的中药汤剂一并转移至浓缩装置,持续浓缩制成浸膏;
7)向浸膏中加入糊精,通过制颗粒装置制成中药颗粒;
8)向颗粒中均匀喷入第2)步收集的挥发油,常温密闭24h,以便挥发油充分融入到颗粒中;
9)将制成的中药颗粒分装密封,即得成品。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第1)步中饮用水的加入量为所述石菖蒲和羌活质量之和的1/2。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第4)步中饮用水的加入量为所有组分质量之和的8-10倍。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浸膏的相对密度达到1.15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未经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639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