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轴取向结晶性聚合物管材连续加工成型装置及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1363322.4 申请日: 2020-11-27
公开(公告)号: CN114536708B 公开(公告)日: 2023-09-26
发明(设计)人: 蔡玉东;赵晓文;陈商涛;叶林;卢晓英;侯世荣;吴步永;石行波;杜斌;张瑀健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大学
主分类号: B29C48/09 分类号: B29C48/09;B29C48/32;B29C48/355;B29C48/92;C09D175/06;C09D175/08;C09D5/08;C09D7/61
代理公司: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代理人: 高龙鑫;王玉双
地址: 100007 北京市***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取向 结晶 聚合物 管材 连续 加工 成型 装置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双轴取向结晶性聚合物管材连续加工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管材牵伸方向依次设置的管材挤出机(1)、挤出机头(2)、一级冷却定径箱(3)、第一牵引机(4)、再加热环境箱(5)、芯棒(6)、多级温控锥形取向装置(7)、二级冷却定径箱(8)、第二牵引机(9);

其中,所述挤出机头(2)设有挤出口模和挤出芯模(21);所述多级温控锥形取向装置(7)可对经过一级冷却定径后的管材进行扩径处理,该多级温控锥形取向装置(7)设有多级温控锥形取向口模(71)和多级温控锥形取向芯模(72),该多级温控锥形取向口模(71)设置在多级温控锥形取向芯模(72)的外部,多级温控锥形取向口模(71)的内壁与多级温控锥形取向芯模(72)的外壁之间存在间隙,该间隙宽度即为扩径时管材的壁厚;所述芯棒(6)一端固定于挤出芯模(21),另一端与多级温控锥形取向芯模(72)连接;

该多级温控锥形取向口模(71)为一中空体,所述多级温控锥形取向口模的内径沿着管材牵伸方向逐级变大,所述多级温控锥形取向芯模为一锥体,所述多级温控锥形取向芯模沿着管材牵伸方向径向宽度逐级变大;

所述多级温控锥形取向口模(71)与多级温控锥形取向芯模(72)均具有由圆台段与圆柱段交替排列而构成的多级扩胀结构,圆台锥度为30~60o,每段圆台段与圆柱段内均设置独立的加热及温控单元,可实现对多级温控锥形取向口模(71)和多级温控锥形取向芯模(72)温度的多级调控;

所述多级温控锥形取向口模(71)与多级温控锥形取向芯模(72)的圆柱段均由磁性材料制成,且该多级温控锥形取向口模(71)的内壁与多级温控锥形取向芯模(72)的外壁磁性相反,形成均匀的磁吸力场以实现芯棒(6)和多级温控锥形取向芯模(72)的水平稳定定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轴取向结晶性聚合物管材连续加工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温控锥形取向口模(71)的内表面和多级温控锥形取向芯模(72)的外表面均具有高耐磨自润滑防腐聚氨酯/聚四氟乙烯-石墨烯纳米复合涂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轴取向结晶性聚合物管材连续加工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温控锥形取向口模(71)内表面与多级温控锥形取向芯模(72)外表面的高耐磨自润滑防腐聚氨酯/聚四氟乙烯-石墨烯纳米复合涂层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i)将0.1-20份部分氟化氧化石墨烯加入500-1000份的N, N-二甲基甲酰胺中,于50-120 ℃下超声分散20-90 min,然后加入0.5-100份的二异氰酸酯和0.05-1份的催化剂1,再次超声分散1-10 h;随后用N, N-二甲基甲酰胺抽滤清洗以去除物理吸附的二异氰酸酯,所得的官能化氟化石墨烯在真空烘箱中于100 ℃下干燥24 h;进一步称取1-20份大分子多元醇,于100-150 ℃真空脱水2-6 h,降温至50-100 ℃,加入0.5-10份官能化氟化石墨烯,超声分散20-90 min,然后加入5-30份二异氰酸酯,搅拌反应1-5 h,再加入5-30份聚四氟乙烯微粉,搅拌均匀,加入200#溶剂油,继续反应1-5 h;随后抽真空并升温至100-150 ℃,加入1-5份潜固化剂、0.05-1份催化剂2,搅拌反应0.5-2 h,冷却至60 ℃以下出料,获得高耐磨自润滑防腐聚氨酯/聚四氟乙烯-石墨烯纳米复合涂料;

其中,所述二异氰酸酯为4, 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甲苯二异氰酸酯(TDI)、1,5-萘二异氰酸酯(NDI)、对苯二异氰酸酯(PPDI)、1,4-环己烷二异氰酸酯(CHD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大分子多元醇为端羟基聚己二酸乙二醇酯(PEA)、端羟基聚己内酯(PCL)、端羟基聚己二酸己二醇酯(PHA)、端羟基聚己二酸丁二醇酯(PBA)、聚四亚甲基醚二醇(PTHF)、聚丙二醇中的至少一种,其平均分子量均为500-3000;

所述潜固化剂为3-羟乙基-1, 3-噁唑烷、2-异丙基-3-羟乙基-1, 3-噁唑烷、酮亚胺型潜固化剂、醛亚胺型潜固化剂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催化剂1为辛酸亚锡、硫醇二辛基锡、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催化剂2为三亚乙基二胺、N-甲基吗啉、三乙胺、辛酸亚锡、硫醇二辛基锡、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中的至少一种;

(ii)将多级温控锥形取向口模(71)的内表面与多级温控锥形取向芯模(72)的外表面用砂纸打磨,以除去其表面的氧化层,然后用丙酮除去其表面的油污,自然晾干;用喷枪将上述制备的高耐磨自润滑防腐聚氨酯/聚四氟乙烯-石墨烯纳米复合涂料均匀喷涂到其表面,涂层厚度为0.3-2 mm,随后在23 ℃、相对湿度50%的标准试验条件下放置1-5天,获得表面具有高耐磨自润滑防腐聚氨酯/聚四氟乙烯-石墨烯纳米复合涂层的多级温控锥形取向口模(71)及多级温控锥形取向芯模(72)。

4.一种双轴取向结晶性聚合物管材连续加工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加工成型方法采用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双轴取向结晶性聚合物管材连续加工成型装置,该方法包括:首先采用管材挤出机(1)挤出具有较大壁厚的聚合物管坯料,该管坯料在第一牵引机(4)的牵引作用下经一级冷却定径箱(3)冷却定径,随后经再加热环境箱(5)使之温度升高至扩径温度,再在第二牵引机(9)的牵引作用下通过多级温控锥形取向装置(7)按一扩径比扩径得到一管材,该管材管径变大,管壁变薄,经二级冷却定径箱(8)冷却定径后获得双轴取向结晶性聚合物管材;

其中,所述聚合物管材的原料为聚乙烯、聚丙烯、聚丁烯中的一种;

所述再加热环境箱(5)的温度设定为结晶性聚合物管材原料熔点以下20~70 ℃;

所述多级温控锥形取向装置(7)的温度范围为结晶性聚合物管材原料熔点以下10~50℃,且沿其直径逐渐增大的方向每段圆台段与圆柱段的温度依次升高2~10 ℃;

所述第一牵引机(4)与第二牵引机(9)的牵引速率比为1:1.05~1:3;

该扩径比为1.05~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大学,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6332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