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够保持低温的配电柜用液冷散热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62479.5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980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李五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五洲 |
主分类号: | H02B1/56 | 分类号: | H02B1/56;H05K7/20;H02K7/075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泰铭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2 | 代理人: | 苏天功 |
地址: | 563400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够 保持 低温 配电柜 用液冷 散热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电力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能够保持低温的配电柜用液冷散热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储液箱,所述箱体的左右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缸体,两个所述缸体的内部均活动连接有活塞,两个所述活塞相向的一侧均规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箱体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元件本体,所述元件本体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冷却管。通过活塞在缸体内做左右往复运动,使储液箱内的冷却液进入冷却管内,通过活塞的不断挤压,冷却液通过固定圆盘和连接管道重新回到储液箱内,冷却液在冷却管内流动时会带走元件本体产生的热量,从而达到了给元件本体降温的效果,防止元件本体长时间在高温的环境下工作容易老化和损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能够保持低温的配电柜用液冷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配电柜是一种常用的电力基础设施,其内部装有大量的电力部件,配电柜分动力配电柜和照明配电柜、计量柜,是配电系统的末级设备,配电柜使用在负荷比较分散、回路较少的场合。
配电柜在工作时内部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长时间在高温的环境下工作容易导致其内部元件的老化和损坏,因此需要有散热装置,传统的风扇散热效率较低,不能很好的满足散热需求,一般的液冷散热在使用时由于配电柜的工作时间较长,冷却液不能长时间保持较低的温度,由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能够保持低温的配电柜用液冷散热装置。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保持低温的配电柜用液冷散热装置,具备散热效果好和冷却液能够长时间保持低温的优点,解决了传统的风扇散热效率较低,不能很好的满足散热需求,一般的液冷散热在使用时由于配电柜的工作时间较长,冷却液不能长时间保持较低的温度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散热效果好和冷却液能够长时间保持低温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能够保持低温的配电柜用液冷散热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储液箱,所述箱体的左右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缸体,两个所述缸体的内部均活动连接有活塞,两个所述活塞相向的一侧均规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箱体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正面转动连接有凸轮,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元件本体,所述元件本体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冷却管,所述箱体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储剂箱,所述储剂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圆盘,所述固定圆盘的内部开设有两个内腔、进剂槽和两个出剂槽,所述进剂槽和两个出剂槽之间均设置有转动轮,两个所述内腔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导热棒,两个所述内腔的内部均设置有活动板,两个所述活动板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竖杆,所述固定圆盘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管道。
优选的,两个所述缸体相向的一侧均开设有进液孔,两个缸体的顶部分别与两个冷却管的底部固定连接,进液孔和冷却管的底部均设置有单向阀,两个冷却管的顶部均与固定圆盘的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凸轮的正面开设有环形槽,两个连接杆背面靠近凸轮的一侧均设置有滑块,滑块位于环形槽内,凸轮转动时会通过环形槽和滑块带动连接杆做左右往复运动。
优选的,两个所述内腔的内部均设置有膨胀球,膨胀球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优选的,两个所述竖杆的外部均套接有复位弹簧,起到带动竖杆向下复位的作用。
优选的,两个所述竖杆相背的一侧均设置有齿牙,两个转动轮相向一侧的下方均设置有分别与两个竖杆啮合的齿牙,竖杆上下移动时会通过齿牙带动转动轮转动。
优选的,两个所述转动轮的顶部均开设有第一通孔,两个转动轮相背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二通孔,初始位置时第一通孔与进剂槽相通,第二通孔被进剂槽的内顶壁堵住。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保持低温的配电柜用液冷散热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五洲,未经李五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624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