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点云数据生成数字高程模型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59491.0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819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原瀚杰;何勇;罗建斌;陈亮;姚健安;张雨;董丽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肇庆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G06T17/05 | 分类号: | G06T17/05;G06T15/00;G06T5/00;G06K9/6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刘瑶云 |
地址: | 5260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生成 数字 高程 模型 处理 方法 装置 终端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点云数据生成数字高程模型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对激光点云数据进行质量检测,筛选出符合标准的初始激光点云数据;对初始激光点云数据进行点云数据加载操作;对加载后的初始激光点云数据进行去噪处理,得到去噪后的激光点云数据;对去噪后的激光点云数据实施地面点分类,得到分类后的目标点云数据,再次对目标点云数据进行质量检测,判断质量是否合格;若是,则基于目标点云数据生成数字高程模型。本发明提升了点云数据处理的精度,保障了点云数据有效性,保障了数字高程模型的后续执行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点云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点云数据生成数字高程模型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激光雷达(LiDAR)是一种通过位置、距离、角度等观测数据直接获取对象表面点三维坐标,实现地表信息提取和三维场景重建的对地观测技术。
利用LiDAR进行目标探测属于主动遥感方式,对天气的依赖性小,不易受阴影和太阳角度的影响。与传统摄影测量技术相比,采用上述激光雷达扫描技术避免了投影(从三维到二维)带来的信息损失,极大地提高高程获取的精度,且优势明显。利用LiDAR数据可以快速完成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表面模型(DSM)、等高线等地形产品的大规模生产。例如公布号为CN110570466A、公布日为2019.12.13的中国专利:三维实景点云模型的生成方法和装置,该专利通过LiDAR数据完成建立数字高程模型,但是其对提取的云点数据并没有进行严格处理,得到的数字高程模型质量不高、精度低,容易导致误差,无法保障点云数据的有效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点云数据生成数字高程模型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本发明先通过对激光点云数据进行处理,提高其质量,用处理过的点云数据生成的数字高程模型质量高、精度高,保障了点云数据的有效性。
本发明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点云数据生成数字高程模型的处理方法,包括:
对获取的激光点云数据进行质量检测,筛选出符合标准的初始激光点云数据;
对初始激光点云数据进行点云数据加载操作;
对加载后的初始激光点云数据进行去噪处理,得到去噪后的激光点云数据;
对去噪后的激光点云数据实施地面点分类,得到分类后的目标点云数据;再次对目标点云数据进行质量检测,判断质量是否合格;若是,则基于目标点云数据生成数字高程模型。
优选的,质量检测包括对激光点云数据的点云密度信息和高程精度信息检测,具体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获取激光点云数据的点云密度信息,识别得到当前激光点云数据的点云密度,判断当前激光点云数据的点云密度是否大于标准点云密度,若是,则判定为点云密度质量检测合格;
获取激光点云数据的高程精度信息,识别得到当前激光点云数据的高程中误差,判断当前激光点云数据的高程中误差是否小于标准误差,若是则判定为高程精度质量检测合格;
当点云密度信息和高程精度信息的检测均为合格时,则当前的激光点云数据为符合标准的初始激光点云数据。
优选的,若初始激光点云数据是LAS/ASCII/PLY格式的点云数据,则进行将其转化为LiData点云格式的加载操作。
优选的,对加载后的初始激光点云数据进行去噪处理,得到去噪后的激光点云数据,具体包括如下执行步骤:
对初始激光点云数据的高位粗差进行识别噪声点,识别确定噪声点后,进行滤除操作;同时还包括对初始激光点云数据的低位粗差进行识别噪声点,识别确定噪声点后,进行滤除操作。
优选的,高位粗差以及低位粗差均基于距离平均值算法识别噪声点,具体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肇庆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肇庆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594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