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使用可拆卸运输支撑的穿墙套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59307.2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825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谢世超;董祥渊;魏建巍;柴影辉;谭盛武;段晓辉;占小猛;高远;常克歌;杨国保;汤浩;赵晓林;杜鹏;朱仲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高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00 | 分类号: | F16L5/00;F16L5/02;F16L5/10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王子龙 |
地址: | 467001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使用 可拆卸 运输 支撑 穿墙 套管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可拆卸运输支撑的穿墙套管,包括导电杆、两绝缘外套和筒体,套管内部充有绝缘气体,筒体上设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杆和固定座,支撑杆包括位于筒体内一端的支撑座和与支撑座可拆连接的杆体;穿墙套管运输时,支撑杆固定在筒体上并对导电杆进行支撑,穿墙套管运输到位后,可将支撑杆向外拉出,把杆体拆卸下来继而将支撑座固定在筒体上;本发明的穿墙套管,设计构思新颖,不仅能解决导电杆运输过程中的变形问题,还能保证穿墙套管内的气体绝缘材料不易受到外界污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SF6气体绝缘穿墙套管采用现有支撑结构防止导电杆变形导致的现场安装准备工作量大、SF6用量大、产品安全可靠性不好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可拆卸运输支撑的穿墙套管。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电网的快速建设,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飞速发展,直流穿墙套管承载着全电流、全电压并受到强机械负荷的作用,是直流输电系统中的重要设备。特高压SF6气体绝缘的穿墙套管具有结构简单、散热性能好、通流能力强的特点,但是其整体尺寸长,内部的导电杆长度一般为20-30米,在中间没有支撑的情况下会产生一定的挠度变形。尤其是在远距离输送过程中,导电杆受到颠簸振动变形量会进一步加剧,甚至可能出现导电杆断裂的情况,严重影响后续工作的开展。
为解决导电杆长途运输中的变形问题,目前一般在运输过程中采用支撑结构对导电杆进行支撑和固定,但是在穿墙套管运输到位准备投入使用之前,需将支撑结构拆除,拆卸时通常需打开穿墙套管的SF6气室从而导致SF6气室暴露在外界环境中。使用现有的支撑结构来解决导电杆运输变形问题,一方面,支撑结构拆卸后需要对套管中的SF6进行重新处理以去除气室中的水分,增大了现场安装准备工作的工作量和SF6气体的用量;另一方面,空气中的灰尘进入气室中容易造成后续工作时导电杆放电,对产品的安全可靠性产生不良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可拆卸运输支撑的穿墙套管,能够解决目前SF6气体绝缘的穿墙套管采用现有支撑结构防止导电杆变形导致的现场安装准备工作量大、SF6气体用量大、产品安全可靠性不好的问题。
本发明的使用可拆卸运输支撑的穿墙套管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包括导电杆、两绝缘外套以及连接于两绝缘外套之间的筒体,两绝缘外套和筒体内部形成封闭内腔,封闭内腔中充有绝缘气体,导电杆安装在封闭内腔中;
筒体上设有用于支撑导电杆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杆和沿筒体外筒壁径向向外凸出的固定座,固定座上设有供支撑杆从筒体穿出的插孔;
支撑杆包括位于筒体内一端的支撑座和与支撑座可拆连接的杆体,杆体与插孔滑动密封配合;
杆体的外端在支撑杆内伸时与固定座可拆连接,以使支撑杆固定在筒体上并通过支撑座支撑导电杆;
支撑座在支撑杆外伸且杆体与支撑座分离时与固定座可拆连接,以使支撑座固定在筒体上;
支撑座在和杆体分离时与固定座保持密封配合。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使用可拆卸运输支撑的穿墙套管在运输过程中,支撑杆伸入筒体内部并固定在筒体上,通过伸入筒体内部的支撑座对导电杆进行支撑,减少路况颠簸振动对导电杆的影响,防止导电杆变形;穿墙套管运输到位后,把支撑杆从固定座上拆下并将支撑杆向外拉出,使杆体与支撑座分离后把支撑座固定在固定座上,在以上支撑杆的拆卸过程中,杆体与插孔保持滑动密封配合,且支撑座在和杆体分离时与固定座保持密封配合,穿墙套管内部始终保持密闭,省去了现有技术中在拆去支撑结构后需要对气室中的水分进行处理的步骤,有效减少现场安装准备工作的工作量和绝缘气体用量,空气中的灰尘也不易进入穿墙套管中,穿墙套管在后续运行过程中较为安全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高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平高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593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