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脱硫废水浓缩装置以及零排放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53764.0 | 申请日: | 202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16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湧;尹卫华;张军营;张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天空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6 | 分类号: | C02F1/16;B01D47/06;C02F10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张涛 |
地址: | 4302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硫 废水 浓缩 装置 以及 排放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脱硫废水浓缩装置,包括浓缩塔,所述浓缩塔具有脱硫废水进口与浓缩液出口,所述浓缩塔具有供脱硫废水存放的浓缩区,所述浓缩液出口位于所述浓缩区底部,所述浓缩塔上还设置有高温进气口与低温出气口,所述高温进气口靠近且高于所述浓缩液出口,所述低温出气口与所述脱硫废水进口均位于所述浓缩区上方,且于所述浓缩区设置有气泡发生器,所述气泡发生器与所述高温进气口连通。本发明中,高温烟气以气泡的形式在浓缩区内与脱硫废水直接换热,进而达到浓缩脱硫废水的目的,设备没有中间介质换热问题,而且避免了浓缩过程中脱硫废水结垢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脱硫废水处理,尤其涉及一种脱硫废水浓缩装置以及零排放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燃煤电厂、工业窑炉在湿法烟气脱硫工艺中,为了脱除烟气中酸性气体及粉尘等污染物,需要定时排放废水,并补充石灰石浆液。排出的废水即脱硫废水,脱硫废水具有呈酸性,悬浮物含量高,重金属含量高,可溶性的氯化物含量高等特点。目前国内最常见的脱硫废水处理方法为化学沉淀法,即“三联箱”工艺,利用物理,化学方法通过中和、沉淀、絮凝、澄清等手段去除大部分悬浮物、重金属等使脱硫废水达到排放标准。但经过该方法处理后的废水仍然含有大量Ca2+,Mg2+,Cl—,SO42—等离子,若长时间直接外排会对周边水体产生严重影响。同时随着国家环境标准的提高,脱硫废水零排放会成为必然趋势。
针对这种现状,目前燃煤电厂或工业窑炉提出了利用烟气余热处理脱硫废水的工艺方案,一部分是利用烟气进行脱硫废水浓缩,另一部分是利用烟气进行脱硫废水蒸发结晶。
在利用烟气余热的方案中一部分方案为取用除尘器前烟气,缺点为此烟气含尘量过大,导致后续换热设备经常堵塞,且烟气中含大量腐蚀性气体,很容易腐蚀换热设备或其他设备,同时取用烟气的量可能影响锅炉整个燃煤效率,甚至导致烟气取用位置后续设备的运行安全性降低;另一部分方案采用烟气与脱硫废水直接通过换热器换热,这样很容易导致换热器脱硫废水侧结垢堵塞,同时换热器须采用高等级防腐材料,成本高昂,同时换热器需要定期化学清洗,产生危废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了一种脱硫废水浓缩装置以及零排放系统。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脱硫废水浓缩装置,包括浓缩塔,所述浓缩塔具有脱硫废水进口与浓缩液出口,所述浓缩塔具有供脱硫废水存放的浓缩区,所述浓缩液出口位于所述浓缩区底部,所述浓缩塔上还设置有高温进气口与低温出气口,所述高温进气口靠近且高于所述浓缩液出口,所述低温出气口与所述脱硫废水进口均位于所述浓缩区上方,且于所述浓缩区设置有气泡发生器,所述气泡发生器与所述高温进气口连通。
进一步地,于所述浓缩区内还设置有气泡缓冲板,所述气泡缓冲板水平分隔所述浓缩区,且于所述气泡缓冲板上均布有若干透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气泡缓冲板为多个,各所述气泡缓冲板沿所述浓缩区纵向依次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高温进气口为多个,各所述高温进气口沿所述浓缩区底部周向均匀布置,所述气泡发生器沿所述浓缩塔的横截面布置,所述气泡发生器上均布有若干气泡孔。
进一步地,所述浓缩区由上至下依次划分为满液位、中液位以及低液位,其中所述满液位为浓缩区补充脱硫废水新液的最高液位,所述中液位为浓缩区内脱硫废水浓缩后需排放液位,所述低液位为浓缩区内脱硫废水排放后需补充新液液位。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脱硫废水零排放系统,包括高温烟道以及脱硫塔,所述高温烟道与所述脱硫塔连接,还包括上述的浓缩装置,所述脱硫塔的出液口与所述脱硫废水进口连通,所述浓缩液出口排出的浓缩后脱硫废水喷入所述高温烟道内,所述低温出气口与所述脱硫塔的进气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高温进气口与所述高温烟道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天空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天空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537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配肥车
- 下一篇:一种无味睫毛嫁接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