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绕线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52947.0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988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江国华;王开贵;李泉铭;李志雄;章骏午;王宝;刘振茂;程建;王文斌;吴云松;刘颢;高燃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盘江民爆有限公司;深圳市锐巽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63/04 | 分类号: | B65B63/04;B65B27/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谢岳鹏 |
地址: | 551499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绕线机构。本发明的绕线机构包括上线结构、机架、第一移动件和切割装置,机架上设有绕线工位,绕线工位上设有绕线装置,绕线装置能够相对机架转动,用于将从上线结构流入的脚线缠绕成线束;流道位于绕线工位的下游;第一移动件第一夹爪、第二夹爪、第三夹爪和第四夹爪,第一夹爪、第二夹爪、第三夹爪和第四夹爪依次排列,第一移动件用于将线束输送至流道上,第一夹爪和第四夹爪分别用于夹持线束的两个端部,第二夹爪和第三夹爪分别用于夹持线束的主体;切割装置位于机架和所述上线结构之间,本发明的绕线机构能够节省人工成本,提高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雷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绕线机构。
背景技术
在生产电子雷管的生产中,需要将成捆的脚线缠绕成线束,并将其与基础雷管和线卡子进行连接,在相关技术中,大多数的设备需要通过人工缠绕和运输的方式,才能够将成捆的脚线分割并缠绕成线束,需耗费生产企业较高的人工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绕线机构,能够节省人工成本,提高效率。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绕线机构,包括:
上线结构;
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绕线工位,所述绕线工位上设有绕线装置,所述绕线装置能够相对所述机架转动,用于将从所述上线结构流入的脚线缠绕成线束;
流道;所述流道位于所述绕线工位的下游;
第一移动件,所述第一移动件第一夹爪、第二夹爪、第三夹爪和第四夹爪,所述第一夹爪、所述第二夹爪、所述第三夹爪和所述第四夹爪依次排列,所述第一移动件用于将线束输送至所述流道上,所述第一夹爪和所述第四夹爪分别用于夹持线束的两个线头,所述第二夹爪和所述第三夹爪分别用于夹持线束的主体;
切割装置,所述切割装置位于所述机架和所述上线结构之间。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绕线机构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上线结构上成捆的脚线经过切割装置后进入绕线工位,经过绕线装置相对机架的转动,使得脚线可以绕城线束,并被切割装置切割,通过第一移动件夹持住线束的两个线头和主体,使得线束可以被输送至流道上,完成线束的缠绕和运送,相较于需要较多人工的相关技术,本设备能够节省人工成本,提高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上线结构包括第一支架、定滑轮、动滑轮和线捆支撑件,所述线捆支撑件上缠绕有线捆,且所述线捆支撑件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架上,且能够相对所述第一支架转动,所述定滑轮位于所述定滑轮的上方,所述上线结构能够使得位于所述线捆支撑件上的脚线在所述定滑轮和所述动滑轮间缠绕后,被引入所述绕线工位。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支架上沿着从所述动滑轮向所述定滑轮方向,设置有若干个感应器,上线结构还包括脚线驱动件,所述脚线驱动件与所述线捆支撑件连接,所有所述感应器均与所述脚线驱动件电联接,所述感应器设置为,所述感应器与所述定滑轮的距离与所述感应器使得所述脚线驱动件驱动线捆支撑件的转速成正比。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绕线装置包括转动件、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和线头夹爪,所述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和所述线头夹爪均位于所述转动件上,所述转动件能够相对所述机架转动,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用于支撑线束,所述线头夹爪的高度能够低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的高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绕线装置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支撑件相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支撑件相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向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方向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盘江民爆有限公司;深圳市锐巽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盘江民爆有限公司;深圳市锐巽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529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