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烫奶瓶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50958.5 | 申请日: | 2018-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943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张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东 |
主分类号: | A61J9/02 | 分类号: | A61J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奶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烫奶瓶,涉及生活用品领域。该一种防烫奶瓶及使用方法,包括一个呈空心柱体且顶部呈开口状的瓶体和设置在瓶体底部的底座,所述瓶体的底部设置有凹槽,所述瓶体的内部通过一块隔板分割成两个互不相通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的内部设置有一块密封的且可升降的活塞,所述瓶体的瓶底处贯穿设置有导管,所述导管的一端延伸到瓶体内壁的底部和活塞之间,所述导管的另一端上设置有将导管封闭的气囊,所述气囊和瓶体的瓶底与活塞之间填充有活泼气体。相比较现有技术,本发明通过设置瓶体与底座之间的配合,通过判断,瓶体是否可以与底座分离,可以直观的显示出瓶体奶粉的温度,是否达到合适的温度,从而解决奶粉烫嘴的问题。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8年10月27日,申请号为CN201811263004.3的发明名称为一种防烫奶瓶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烫奶瓶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孩子的成长也越来越重视,奶粉因为其内有满足孩子成长所需要的各种营养元素而越来越被人们需求。一般从出生起就要喝奶,除开出生后补充一段时间的母乳,在断母乳后的整个成长阶段,都是通过人工奶粉来补充营养,因此奶瓶就成为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
一般冲泡奶粉都是用的开水进行冲泡,而婴儿的舌头和肠道等组织都比较的脆弱,如果妈妈们无法控制婴儿们喝奶时的温度,则很容易对婴儿比较脆弱的身体组织造成伤害,另外,如果温度较高的话,会导致蛋白质的性质发生改变,很容易导致癌症的发生。而到目前,妈妈们大多数仍然是用嘴去测试奶的温度,但是研究表明这样测温度的方法非常的不科学,因为,成人的舌头的触觉和婴儿的有很大的差异,有些时候,较为微弱的差异对成人来说没有什么,但是对婴儿来说是非常的不舒服的。并且个人的触觉也都会有所差异。随着婴儿的成长,婴儿的触觉越发的成熟,对温度的要求又会发生改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烫奶瓶,可以根据宝宝成长的要求,使奶瓶内的奶粉温度可以始终满足宝宝的需求,不会出现烫嘴的情况。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防烫奶瓶,包括一个呈空心柱体且顶部呈开口状的瓶体和设置在瓶体底部的底座,所述瓶体的底部设置有凹槽,所述瓶体的内部通过一块隔板分割成两个互不相通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的内部设置有一块密封的且可升降的活塞,所述瓶体的瓶底处贯穿设置有导管,所述导管的一端延伸到瓶体内壁的底部和活塞之间,所述导管的另一端上设置有将导管封闭的气囊,所述气囊和瓶体的瓶底与活塞之间填充有活泼气体,所述瓶体的底部并且位于凹槽的开口处固定连接有挡板。
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与瓶体底部相适配的盲孔,所述盲孔的底部贯穿设置有一根L形的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设置有止回阀,且排气管的一端贯穿底座延伸至底座的背面。
所述第二腔体内壁顶部通过轴承活动安装有一根可转动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设置有从动轮,所述第二腔体内壁的顶部还是设置有一根可转动的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连接有与从动轮啮合的主动轮,转轴的底部设置有调节钮,所述第二腔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开口,调节钮通过开口延伸到瓶体的外侧,所述活塞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与螺纹杆螺纹连接,且活塞与第二腔体的底部之间设置限位组件,所述第二腔体的顶壁上贯穿设置有若干根导热元件。
进一步的,所述气囊和瓶体的瓶底与活塞之间填充的活泼气体为氢气。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元件为若干根铝制的实心杆体,导热元件的顶部位于第一腔体的内部,且导热元件的底端位于第二腔体内并贯穿活塞延伸至活塞的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套管,所述套管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滑杆,滑杆的顶部与活塞的底部固定连接,套管的底部与第二腔体内壁的顶部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呈圆盘状结构,并且在挡板上呈网状开设有若干个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东,未经张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509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