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纳米抗菌纤维纱网面料及其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50363.X | 申请日: | 202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28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管明强;管明钧;管明祥;陈媛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和邦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15/47 | 分类号: | D03D15/47;D03D15/56;D03D15/50;D03D15/217;D03D15/283;D06M11/38;D06M13/513;D06M23/12;D06M13/152;D06M13/51;D06M10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乔浩刚 |
地址: | 236700 安徽省亳州***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纳米 抗菌 纤维 面料 及其 制备 工艺 | ||
1.一种复合纳米抗菌纤维纱网面料,其特征在于,该纱网面料由经纱和纬纱编织而成;所述经纱由抗菌纤维和棉纤维混纺而成;所述纬纱由竹纤维和聚氨酯纤维混纺而成;
所述抗菌纤维是使用复合纳米材料对聚酯纤维进行改性得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纳米抗菌纤维纱网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纱中抗菌纤维和棉纤维的重量比为0.2~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纳米抗菌纤维纱网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纬纱中竹纤维和聚氨酯纤维的重量比为1:0.05~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纳米抗菌纤维纱网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纳米材料由有机铜/铋纳米微球以及包覆在有机铜/铋纳米微球表面的天然抗菌物质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纳米抗菌纤维纱网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抗菌物质为日柏醇。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复合纳米抗菌纤维纱网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铜/铋纳米微球的制备方法为:
S1.称取乙酰丙酮铜加入至N,N-二甲基甲酰胺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升温至50~70℃回流反应1~3h,冷却至室温,得到有机铜基础液;
其中,乙酰丙酮铜与N,N-二甲基甲酰胺的质量比为1:5~10;
S2.称取乌洛托品加入至所述有机铜基础液中,再加入二环己基碳二亚胺,搅拌至均匀后,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升温至80~100℃,回流反应3~8h,冷却至室温后,置于0~4℃条件下静置8~12h,倒入纯化水至不再析出固体,过滤取固体物,使用纯化水洗涤三次,真空干燥,得到有机铜处理物;
其中,乌洛托品、二环己基碳二亚胺与所述有机铜基础液的质量比为1:0.02~0.04:6~15;
S3.称取所述有机铜处理物加入至N,N-二甲基甲酰胺中,再逐滴加入月桂酸铋,且边滴加边搅拌,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至均匀后,倒入聚四氟乙烯为内衬的反应釜中,升温至100~150℃,反应12~48h,冷却至室温后,倒入纯化水至不再析出固体,过滤取固体物,使用纯化水洗涤三次,真空干燥,得到所述有机铜/铋纳米微球;
其中,所述有机铜处理物、月桂酸铋与N,N-二甲基甲酰胺的质量比为1:0.8~1.3:6~12。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复合纳米抗菌纤维纱网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为:
S1.称取日柏醇加入至质量分数为50~70%的乙醇溶液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后,加入所述有机铜/铋纳米微球,超声分散至均匀,得到混合液A;
其中,日柏醇、所述有机铜/铋纳米微球与乙醇溶液的质量比为1:0.8~1.5:15~20;
S2.将所述混合液A倒入聚四氟乙烯为内衬的反应釜内,密封后,升温至80~100℃,反应5~10h,冷却至室温后,得到混合液B;
S3.将所述混合液B置于旋转蒸发仪内,旋蒸除去溶剂,收集固体后,使用无水乙醇洗涤三次,真空干燥,得到复合纳米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复合纳米抗菌纤维纱网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为:
S1.称取聚酯纤维与0.1~0.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分散至均匀后,煮沸处理0.5~1h,自然冷却至室温后,过滤取固体,使用纯化水洗涤至洗涤液呈中性,真空干燥,得到聚酯纤维预处理产物;
其中,聚酯纤维与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比为1:5~10;
S2.称取所述聚酯纤维预处理产物和所述有机铜/铋纳米微球加入至去离子水中,混合至均匀,滴加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在80~100℃的温度下反应3~10h,冷却至室温后,过滤取固体,使用纯化水洗涤三次,真空干燥,得到抗菌纤维;
其中,所述聚酯纤维预处理产物、所述有机铜/铋纳米微球、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与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0.2~0.6:0.01~0.02:10~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和邦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和邦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5036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段路由策略的路径选择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快速安装型融冰短接线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