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元素双通道全自动电位滴定自动分析装置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47037.3 | 申请日: | 202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151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石利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君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1/16 | 分类号: | G01N31/16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亢能;陈左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元素 双通道 全自动 电位 滴定 自动 分析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双元素双通道全自动电位滴定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单元,由控制单元控制的采样单元和自动滴定分析单元;
采样单元对两个不同采样点进行样液收集、沉淀处理,确保进入分析系统的样液中不含粗颗粒杂质;
自动滴定分析单元对沉淀池中经过沉淀处理的样液进行取样和自动滴定分析,包括第一滴定分析系统和第二滴定分析系统,同时对两种不同元素的滴定分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元素双通道全自动电位滴定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包括清洗单元,清洗单元由控制单元控制,对采样单元和自动滴定分析单元进行自动清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元素双通道全自动电位滴定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采样单元包括沉淀池,第一采样泵进液口与第一采样点连接,第一采样泵出液口与沉淀池入口连接;第二采样泵进液口与第二采样点连接,第二采样泵出液口与沉淀池入口连接;沉淀池溢流口与第一回收池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元素双通道全自动电位滴定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滴定分析系统包括第一反应杯,第一滴定电位指示电极组置于第一反应杯中,第一反应杯溢流口与回收池连接,第一反应杯底部排液口与第一废液泵入口连接,第一废液泵出口与回收池连接;
1#定量泵入口与采样单元的沉淀池连接,1#定量泵出口与1#三通阀第一口连接,2#定量泵入口与1#试剂瓶连接,2#定量泵出口与1#三通阀第二口连接,3#定量泵入口接入新鲜空气,3#定量泵出口与1#三通阀第二口连接,1#三通阀公共口与2#三通阀公共口连接,2#三通阀第一口连接回收池,2#三通阀第二口与第一反应杯连接,4#定量泵入口与2#试剂瓶连接,4#定量泵出口与第一反应杯连接,5#定量泵入口与3#试剂瓶连接,5#定量泵出口与第一反应杯连接,6#定量泵入口与4#试剂瓶连接,6#定量泵出口与第一反应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双元素双通道全自动电位滴定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滴定分析系统包括第二反应杯,第二滴定电位指示电极组置于第二反应杯中,第二反应杯溢流口与回收池连接,第二反应杯底部排液口与第二废液泵入口连接,第二废液泵出口与回收池连接;
7#定量泵入口与采样系统的沉淀池连接,7#定量泵出口与3#三通阀第一口连接,8#定量泵入口与1#试剂瓶连接,8#定量泵出口与3#三通阀第二口连接,9#定量泵入口接入新鲜空气,9#定量泵出口与3#三通阀第二口连接,3#三通阀公共口与4#三通阀公共口连接,4#三通阀第一口连接回收池,4#三通阀第二口与第二反应杯连接,10#定量泵入口与5#试剂瓶连接,10#定量泵出口与反应杯连接,11#定量泵入口与6#试剂瓶连接,11#定量泵出口与第二反应杯连接,12#定量泵入口与7#试剂瓶连接,12#定量泵出口与第二反应杯连接,13#定量泵入口与8#试剂瓶连接,13#定量泵出口与第二反应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元素双通道全自动电位滴定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清洗单元由清洗泵、5#三通阀、6#三通阀、1#试剂瓶、9#试剂瓶组成;清洗泵入口与沉淀池出口连接,清洗泵出口与5#三通阀公共口连接,5#三通阀第一口与回收池连接,5#三通阀第二口与6#三通阀公共口连接,6#三通阀第一口与1#试剂瓶连接,6#三通阀第二口与9#试剂瓶连接。
7.基于权利要求1-6之一的装置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进行:
采样单元对两个不同采样点进行样液收集、沉淀处理,确保进入分析系统的样液中不含粗颗粒杂质;
自动滴定分析单元对沉淀池中经过沉淀处理的样液进行取样和自动滴定分析,包括第一滴定分析系统和第二滴定分析系统,同时对两种不同元素的滴定分析;
或者,第一滴定分析系统或第二滴定分析系统对元素进行滴定分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君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明君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4703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