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逆式变色绝缘热缩套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37944.X | 申请日: | 202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640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林昌熔;郭承辉;林纪灿;张秀平;林宜仕;周铭标;纪锡亮;赖龙龙;肖芳屿;林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大田县供电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三明供电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5/18 | 分类号: | H02G15/18;H01R4/72;C09K9/02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366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逆 变色 绝缘 热缩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逆式变色绝缘热缩套,包括套在导线排上绝缘热缩套,绝缘热缩套的表面涂有热敏变色材料,使得运维人员在导线排与电缆的连接处温升过高时通过观察热敏变色材料的变色情况便可以判断连接处的温度高低情况,成本低且维护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设备发热故障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逆式变色绝缘热缩套。
背景技术
高压开关柜内的设备之间引线采用搭接方式进行连接。然而,长期的大电流、接触面老化等因素易致其连接处的接触电阻增大,从而造成触头温升过高导致连接点发热,甚至引发电力系统安全事故。传统的绝缘热缩套是由聚烯烃材质制成,使用在设备接头上,起到绝缘的功能,但存在不能快速且准确地反应温度过高的缺陷故障。目前,由于运维人员在正常巡视时无法直观准确地判断高压开关柜内部设备连接处的温度高低情况,电力高压开关柜内设备之间引线连接处存在发热的隐患难以被发觉。
现有技术中,运维人员通过对开关柜柜体进行红外测温或采用高压开关柜温度在线监测系统来检测内部设备连接处的温度。但这些方法运行成本高,维护困难,不方便于运维人员直观准确地判断高压开关柜内部设备连接处的温度高低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逆式变色绝缘热缩套,运维人员直观准确地判断高压开关柜内部设备连接处的温度高低情况,且成本低,维护简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逆式变色绝缘热缩套,包括套在导线排上绝缘热缩套,所述绝缘热缩套的表面涂有热敏变色材料。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可逆式变色绝缘热缩套,通过在绝缘热缩套上涂有热敏变色材料,使得运维人员在导线排与电缆的连接处温升过高时通过观察热敏变色材料的变色情况便可以判断连接处的温度高低情况,成本低且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逆式变色绝缘热缩套整体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绝缘热缩套;2、导线排;3、扣眼;4、排气孔;5、通孔;6、电缆。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请参照图1,一种可逆式变色绝缘热缩套1,包括套在导线排2上绝缘热缩套1,所述绝缘热缩套1的表面涂有热敏变色材料。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可逆式变色绝缘热缩套1,通过在绝缘热缩套1上涂有热敏变色材料,使得运维人员在导线排2与电缆6的连接处温升过高时通过观察热敏变色材料的变色情况便可以判断连接处的温度高低情况,成本低且维护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热敏变色材料为可逆变色材料。
从上述描述可知,热敏变色材料为可逆变色。随着导线排2与电缆6的连接处温度升高,热敏变色材料逐渐变化成不同颜色;而当导线排2与电缆6的连接处的温度下降时,热敏变色材料的颜色又相应地反过来变化。
进一步地,所述热敏变色材料由发色剂、显色剂和溶剂组成;
所述发色剂的成分包括三芳甲烷苯酚类和荧烷化合物,所述显色剂包括酚羟基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所述溶剂包括醇类。
从上述描述可知,上述为热敏变色材料的主要构成材料。其中,显色剂接受发色剂提供的电子而产生颜色反应,溶剂则决定了材料的变色温度。
进一步地,所述热敏变色材料的可逆变色温度范围为0摄氏度至180摄氏度。
从上述描述可知,热敏变色材料所能检测到的温度变化范围为0摄氏度至180摄氏度,不仅是温升过高,还包括了温度过低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大田县供电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三明供电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未经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大田县供电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三明供电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379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