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离心风机的蜗壳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36350.7 | 申请日: | 202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18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马龙进;唐玉龙;刘加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帕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44 | 分类号: | F04D29/44 |
代理公司: | 江苏漫修律师事务所 32291 | 代理人: | 赵臻淞 |
地址: | 214124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心 风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心风机的蜗壳,包括前盖板、后盖板、围板,前盖板、后盖板、围板围成底面开放的蜗壳体,蜗壳体的内部空腔为风道,开放的底面为出风口;前盖板上开设进风口,出风口、进风口连通风道;风道内设置有若干导流板,相邻导流板之间相距一定的间距,将风道分为多个风流道,若干导流板位于进风口的外侧。本发明在风道内设置若干导流板,导流板对进入的风起分流、引导的作用,将分分流到各风流道上,并引导至出风口排出,各风流道上的风量及风速分布更均匀,出风口的出风更均匀;导流板对进入的风会还起到一定的阻挡作用,使风进入风道后风速降低,更利于风在风道内均匀分布,出风的风速更均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应用于试验箱的离心风机的蜗壳。
背景技术
蜗壳是离心风机的关键部件,其作用主要是将气体导向蜗壳出口,并将气体的部分动压转变为静压。现有用于试验箱的离心风机的蜗壳通常存在风速过大、出口风速不够均匀的缺点,进而使得试验箱内部的气流分布不均匀。
发明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用于试验箱的离心风机的蜗壳出口风速过大、风速不均匀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离心风机的蜗壳,蜗壳内设置导流板,降低出风风速,出风更均匀。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离心风机的蜗壳,包括前盖板、后盖板、围板,前盖板、后盖板、围板围成底面开放的蜗壳体,蜗壳体的内部空腔为风道,开放的底面为出风口;前盖板上开设进风口,出风口、进风口连通风道;风道内设置有若干导流板,相邻导流板之间相距一定的间距,将风道分为多个风流道,若干导流板位于进风口的外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围板的一侧外端部具有蜗舌段,蜗舌段与后盖板底边之间具有夹角α。
夹角α的范围为30~60°。
每块导流板包括有弧板段及直板段,弧板段对应位于圆形进风口的外侧,直板段对应位于围板的蜗舌段的内侧。
各导流板的直板段与后盖板底边之间具有夹角β;从蜗舌段至围板另第一端部之间的各直板段与后盖板底边之间的夹角β依次增大。
各直板段与后盖板底边之间的夹角β大于或等于蜗舌段与后盖板底边之间具有夹角α。
夹角β的范围为30~120°。
直板段的底边延伸至靠近后盖板底板的位置。
导流板的上、下边分别固定在前盖板、后盖板上。
前盖板、后盖板、围板的轮廓形状及尺寸相互匹配;前盖板上的进风口偏心布置,围板的蜗舌段位于进风口的偏心一侧;后盖板的板面上开设有通孔,通孔的中心线与进风口的中心线同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在风道内设置若干导流板,导流板对进入的风起分流、引导的作用,将分分流到各风流道上,并引导至出风口排出,各风流道上的风量及风速分布更均匀,出风口的出风更均匀;导流板对进入的风会还起到一定的阻挡作用,使风进入风道后风速降低,更利于风在风道内均匀分布,出风的风速更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为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中虚线显示的是内部结构。
图3为图1的剖视图。
图中:1、前盖板;11、进风口;2、后盖板;21、通孔;3、围板;31、蜗舌段;4、导流板;41、弧板段;42、直板段;5、出风口;6、风道;α、夹角;β、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帕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帕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363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清热解毒抗炎消肿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翅片式换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