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管连接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33761.0 | 申请日: | 202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774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郎巍;沈志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立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7/04 | 分类号: | F16B7/04;B05B13/02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杨学强 |
地址: | 313200 浙江省湖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管 连接器 | ||
本发明涉及钢管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钢管连接器,包括中间过渡连接座以及所述中间过渡连接座上连接有的用于向后插接到后侧钢管中去并能在钢管径向弹性收缩的尾部弹性接头和所述中间过渡连接座上连接有的用于向前插接到前侧钢管中去并也能在钢管径向弹性伸缩的头部弹性接头,使得钢管生产阶段可以安全可靠进行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管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钢管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钢管连接装置种类繁多,但一般都用于使用阶段,生产阶段很多,如申请号为201811466823 .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高精度、简易便捷的钢管对接装置,包括第一对接钢管组件、第二对接钢管组件和对接嵌补段;第一对接钢管组件包括第一对接钢管、第一法兰环板、第一加劲板和内导向管;第二对接钢管组件包括第二对接钢管、第二法兰环板和第二加劲板;第一法兰环板和第二法兰环板相贴合,并通过螺栓和螺母相连接;对接嵌补段定位焊接于第一对接钢管和第二对接钢管的对接管口之间。又如申请号为201220368589.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在钢管脚手架中钢管立杆对接的装置,包括需对接的上钢管和下钢管,在上钢管与下钢管之间设有活动相连的导向管,导向管的上下两端分别插入上钢管和下钢管中,形成套接式结构。
上述的现有技术都是在钢管使用过程中进行对接的,而在钢管生产时,比如涂装等工艺进行时,需要手动将钢管连接在一起进行涂装等钢管处理作业,如果是采用上述的钢管连接器用于自动对接,即当钢管被送到自动输送线上时,后面的钢管输送速度快,追上前面的钢管,但是现有钢管连接器本身也是需要人工进行操作才能精准定位的,所以就很难将两个钢管比较好地自动衔接住,从而影响钢管涂装工艺的有效进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得钢管生产阶段可以安全可靠进行连接的钢管连接器。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钢管连接器,包括中间过渡连接座以及所述中间过渡连接座上连接有的用于向后插接到后侧钢管中去并能在钢管径向弹性收缩的尾部弹性接头和所述中间过渡连接座上连接有的用于向前插接到前侧钢管中去并也能在钢管径向弹性伸缩的头部弹性接头。
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所述尾部弹性接头包括若干呈圆周阵列分布并伸向中间过渡连接座后方的后侧插入金属条。
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所述头部弹性接头包括若干呈圆周阵列分布并伸向中间过渡连接座前方的前侧插入金属条。
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所述前侧插入金属条的后端和所述后侧插入金属条的前端一体连接住。
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所述后侧插入金属条包括与中间过渡连接座固定连接住并沿着中间过渡连接座轴向方向向后伸出的后侧平直段以及所述后侧平直段的后端一体连接有的向后伸出并逐渐靠近中间过渡连接座轴心线的后侧斜向导向段。
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所述中间过渡连接座为轴向沿前后方向的金属包围套筒。
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所述中间过渡连接座上固定有供后侧平直段靠前端的部分插入并锁定住的轴向方向与中间过渡连接座一致的导向安装套。
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所述中间过渡连接座的筒壁上形成有径向内外开通并使得所述中间过渡连接座在周向断开形成C字型的缺口。
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所述导向安装筒固定在所述中间过渡连接座的内壁上。
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所述前侧插入金属条包括与后侧平直段的前端一体连接住的向前伸出并逐渐靠近中间过渡连接座轴心线的管口塞紧段、与所述管口塞紧段的前端一体连接并沿着中间过渡连接座轴向方向向前伸出的前侧平直段以及与所述前侧平直段的前端一体连接住的向前伸出并逐渐靠近中间过渡连接座轴心线的前插导向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使得输送线上的钢管有效进行对接;
2.利于涂装等工艺的有序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立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立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337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