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温变锅盖把手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30446.2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03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张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荣 |
主分类号: | A47J45/06 | 分类号: | A47J45/06;A47J45/08;A47J36/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徐家升 |
地址: | 545906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锅盖 把手 | ||
本发明涉及锅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温变锅盖把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锅盖不可以判断锅内温度,容易烫伤人手的问题。一种温变锅盖把手,包括主体,主体上开设有主体连接孔,且主体连接孔为通孔,主体连接孔内嵌设有连接柱,连接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隔热垫,主体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配合隔热垫使用的隔热垫卡圈,连接柱的底部开设有螺丝连接孔,主体的底部设置有隔热圈,且隔热圈的顶部开设有配合主体使用的凹槽,并且隔热圈的顶部中心处开设有连接孔,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导热连接螺丝,导热连接螺丝通过连接孔贯穿隔热圈底部。本发明可以判断锅内的温度,防止人体在不知道温度的情况下去触摸锅盖,造成烫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锅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温变锅盖把手。
背景技术
锅盖一般为圆形,中间有把手。锅盖的质地古时大多是木制,一般都是金属,以铝质常见,在云南地区也有草做的类似于草帽的锅盖。锅盖的主要作用是保持锅内物质的温度,并起到防止锅内物质因受热等因素引起的液体飞溅,蒸汽外逸的作用。
现有技术中,锅盖在使用的过程中,往往无法判断锅内的温度,需要将锅盖拿开才可以知道,使用起来较为的不方便,判断不到锅内温度,人体拿锅盖的时候,容易将手烫伤,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温变锅盖把手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温变锅盖把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锅盖不可以判断锅内温度,容易烫伤人手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温变锅盖把手,包括主体,主体上开设有主体连接孔,且主体连接孔为通孔,主体连接孔内嵌设有连接柱,连接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隔热垫,主体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配合隔热垫使用的隔热垫卡圈,连接柱的底部开设有螺丝连接孔,主体的底部设置有隔热圈,且隔热圈的顶部开设有配合主体使用的凹槽,并且隔热圈的顶部中心处开设有连接孔,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导热连接螺丝,导热连接螺丝通过连接孔贯穿隔热圈底部,且导热连接螺丝的延伸端通过主体连接孔贯穿主体的底部,并且导热连接螺丝的延伸端与螺丝连接孔之间通过螺纹旋合连接。
优选的,导热连接螺丝上套设有密封垫和垫圈,密封垫和垫圈位于导热连接螺丝和隔热圈之间,且密封垫位于垫圈上方。
优选的,隔热垫和连接柱之间为一体成型结构。
优选的,隔热圈和隔热垫均为温变材料。
优选的,密封垫的直径大于连接孔的直径且小于隔热圈的直径。
优选的,垫圈的直径大于密封垫的直径且小于隔热圈的直径。
本发明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将连接柱插入到主体上主体连接孔中,隔热垫被隔热垫卡圈挡住不进入到主体连接孔中,然后将导热连接螺丝通过连接孔贯穿隔热圈,然后再穿过需要安装的锅盖(未示出),再从主体底部插入到主体连接孔中,通过螺丝连接孔进行固定。
1、本发明通过隔热垫、连接柱、螺丝连接孔、隔热圈、导热连接螺丝、凹槽和连接孔之间的配合,将把手固定在锅盖(未示出)上,便于判断锅内的温度,防止在不知道温度的情况下,人用手去拿锅盖(未示出)造成烫伤,对人体造成伤害。
2、通过设置密封垫和垫圈,防止蒸汽从锅盖(未示出)上泄漏,影响对锅内温度的判断,同时也防止蒸汽泄漏造成锅内物体蒸煮效率过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爆炸图;
图2为本发明正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荣,未经张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304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