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自动回收废料纤维的高温加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27232.X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757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陈连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德清蓝雅晶体纤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蓄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44 | 代理人: | 刘立义 |
地址: | 313219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回收 废料 纤维 高温 加工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自动回收废料纤维的高温加工装置,包括加工装置本体、加工机构和控制机构,所述加工装置本体正面内侧固定安装有加工机构,所述加工装置本体左侧表面设有控制机构,加工装置本体由支撑块和固定底座组成,加工装置本体正面底部四周拐角处固定安装有支撑块,支撑块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底座。该可自动回收废料纤维的高温加工装置,通过将废料纤维从加工机构放入,启动第一驱动电机,加工机构外表面开设有槽口,与第二固定轴外表面转动连接的切割刀具相贴合,从而使切割刀具对废料纤维进行切割,达到需要的尺寸大小,再通过支撑梁底部固定安装的裁切刀片对废料纤维裁切至相同匹配的宽度尺寸,从进料口进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纤维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自动回收废料纤维的高温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纺织纤维分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两种。亚麻、棉纱、麻绳等是从植物中获取的,属于天然纤维;羊毛和丝绸来自动物,也是天然纤维。化学纤维的种类很多,例如尼龙、人造纤维、玻璃纤维等等。
纤维在加工后会产生不合格的产品或者废料,需要回收进行重新加工生产,但现有的废料纤维加工装置存在不足之处,往往废料纤维的尺寸不同,需要人工进行处理,再经过装置处理,不方便的同时,工作效率也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回收废料纤维的高温加工装置,达到了自动处理,方便简单,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自动回收废料纤维的高温加工装置,包括加工装置本体、加工机构和控制机构,所述加工装置本体正面内侧固定安装有加工机构,所述加工装置本体左侧表面设有控制机构。
所述加工装置本体由支撑柱和固定底座组成,所述加工装置本体正面底部四周拐角处固定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底座。
所述加工机构由切割装置、裁切装置、进料口、粉碎装置、搅碎齿轮、拉伸弹簧、推板、出料口、支撑板、第一驱动电机、固定板、第一转轴、螺纹杆、加热箱、支撑块、斜撑板、加热装置、挤压箱、液压升降杆、活动内杆、挤压模具、回收箱、碎屑回收装置、固定块、第一固定轴、滑轮、把手、第二驱动电机、第二转轴、支撑杆、第二固定轴、切割刀具、安装块、支撑梁、滑块和裁切刀片组成。
优选的,所述加工机构正面右侧固定安装有切割装置和裁切装置,所述裁切装置右侧底部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底部固定安装有粉碎装置,所述粉碎装置内部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搅碎齿轮,所述粉碎装置底部内侧两端固定安装有拉伸弹簧,所述拉伸弹簧外侧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粉碎装置底部内侧中心位置开设有出料口,所述粉碎装置外侧底部右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左侧两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左侧中心位置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左侧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左侧固定连接有加热箱,所述加热箱底部内侧两端固定安装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顶部固定连接有斜撑板,所述加热箱顶部内侧固定安装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箱左侧固定连接有挤压箱,所述挤压箱顶部内侧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液压升降杆,所述液压升降杆底部活动插接有活动内杆,所述活动内杆底部固定连接有挤压模具,所述挤压箱底部活动连接有回收箱,所述切割装置和裁切装置底部活动安装有碎屑回收装置,所述碎屑回收装置底部四周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侧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轴,所述第一固定轴外表面转动连接有滑轮,所述碎屑回收装置左侧表面中心位置焊接有把手,所述切割装置顶部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底部中心位置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切割装置底部两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内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轴,所述第二固定轴外表面转动连接有切割刀具,所述裁切装置底部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底部活动连接有支撑梁,所述支撑梁外侧两端固定安装有滑块,所述支撑梁底部固定安装有裁切刀片。
优选的,所述控制机构位于加工装置本体左侧表面,且所述控制机构表面右侧底部设有开关,所述控制机构表面顶部两端设有信号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德清蓝雅晶体纤维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德清蓝雅晶体纤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723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中台模式的积分业务系统
- 下一篇:一种精神病房智能化探视门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