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环保污水处理沉淀池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26491.0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950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徐全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全辉 |
主分类号: | B01D21/00 | 分类号: | B01D21/00;B01D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5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污水处理 沉淀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环保污水处理沉淀池,属于水环保沉淀池技术领域。一种水环保污水处理沉淀池,包括沉淀池体、排污口、翼片、阀门、阻隔结构、限位支撑结构和驱动结构,排污口设于沉淀池体的右端并与沉淀池体内部相连通,排污口用于将沉淀池体内的水流或沉淀物排出,阀门设于排污口上,通过拧松阀门控制沉淀池体内的水流或沉淀物排出或拧紧阀门阻止沉淀池体内的水流或沉淀物排出,翼片的数量为多个,翼片固设于沉淀池体的前后两内壁之间,翼片用于提高水中悬浮物的沉淀效率,可以通过阻隔结构的设置使水中的悬浮物沉淀在阻隔结构上,排污时控制阻隔结构打开,使得沉淀物能够被沉淀空间内的水流有效冲下排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环保沉淀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水环保污水处理沉淀池。
背景技术
沉淀池是应用沉淀作用去除水中悬浮物的一种构筑物,净化水质的设备,利用水的自然沉淀或混凝沉淀的作用来除去水中的悬浮物。
将污水做环保处理,符合绿色环保理念,现有的沉淀池为提高沉淀效率和缩短水中悬浮物的沉降距离,通过在沉淀池内安装多个翼片,对沉淀池内的沉淀物进行处理时,通常是通过将沉淀池内的水排出的过程中将沉淀物带出,该方式仅能带走部分的沉淀,位于排污口位置处的水流速度较大,远离排污口位置处的水流速度较小,而沉淀池内的水被分为多股,远离排污口处的水流量较小,无法对远离排污口处的沉淀池底部的沉淀物进行有效冲洗,若要完全带走沉淀物,需进行反复多次的排水操作,操作较为麻烦。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环保污水处理沉淀池,它可以通过阻隔结构的设置使水中的悬浮物沉淀在阻隔结构上,排污时控制阻隔结构打开,使得沉淀物能够被沉淀空间内的水流有效冲下排出。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水环保污水处理沉淀池,包括沉淀池体、排污口、翼片、阀门、阻隔结构、限位支撑结构和驱动结构;
所述排污口设于沉淀池体的右端并与沉淀池体内部相连通,所述排污口用于将沉淀池体内的水流或沉淀物排出;
所述阀门设于排污口上,通过拧松所述阀门控制沉淀池体内的水流或沉淀物排出或拧紧阀门阻止沉淀池体内的水流或沉淀物排出;
所述翼片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翼片固设于沉淀池体的前后两内壁之间,所述翼片用于提高水中悬浮物的沉淀效率;
所述阻隔结构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阻隔结构分别设于每相邻的两个翼片之间以及翼片与沉淀池体内侧壁之间;
所述阻隔结构可绕翼片或沉淀池体内壁翻转打开以使沉淀池体内位于阻隔结构上方的水流下;或翻转闭合使每相邻的两个翼片以及翼片与沉淀池体内侧壁之间形成独立的沉淀空间,水中的悬浮物沉淀在阻隔结构上;
所述限位支撑结构设于沉淀池体内,且限位支撑结构可绕沉淀池体内壁做旋转运动以实现对翻转闭合后的阻隔结构进行限位支撑,以使阻隔结构不易翻转打;或使翻转闭合的阻隔结构脱离限位支撑结构的支撑而打开;
所述驱动结构设于限位支撑结构与阀门之间并用于驱动限位支撑结构在沉淀池体内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阀门为电动或手动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阻隔结构包括两个对称的阻隔板;位于每相邻的两个翼片之间的两个阻隔板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翼片相互靠近的底端,所述阻隔结构翻转闭合状态下两个阻隔板均处于水平状态,且两个阻隔板相互靠近的一端相接触;位于所述翼片与沉淀池体内侧壁之间的两个阻隔板分别转动连接于翼片靠近沉淀池体内侧壁的底端和沉淀池体的内侧壁上;所述阻隔板脱离限位支撑结构的限位支撑状态下,连接于所述翼片底端的两个阻隔板在重力作用下翻转一定角度后相互抵触达到最大翻转限度。
进一步的,所述沉淀池体左右内侧壁上均固设有延伸部,所述阻隔板通过延伸部与沉淀池体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延伸部相对沉淀池体内侧壁倾斜向下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全辉,未经徐全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64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