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桥梁围堰的污水排放处理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26348.1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475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徐大为;黄泽志;杨子明;王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04 | 分类号: | E02D19/04;B01D21/02;B01D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桥梁 围堰 污水 排放 处理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的一种桥梁围堰的污水排放处理系统及方法,涉及桥梁施工领域。针对桥梁围堰施工过程中,排放的污水处理不当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它包括:桥梁围堰、阻水隔离带及污水处理装置,阻水隔离带间隔设置于桥梁围堰外侧,阻水隔离带两端与河岸连接,阻水隔离带、桥梁围堰及位于两者之间的河岸部分共同围合成一缓冲区,用于汇集桥梁围堰排出的污水及周边水域渗入的水流,污水处理装置净化缓冲区的污水。处理方法:在桥梁围堰外侧修筑阻水隔离带,桥梁围堰、阻水隔离带和位于两者之间的河岸部分共同围合成一缓冲区,桥梁围堰内的污水排入缓冲区,污水处理装置抽取缓冲区的污水并进行净化处理。本发明用于处理桥梁围堰施工过程中排出的污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桥梁围堰的污水排放处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桥梁围堰工程作为桥梁基础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现有的桥梁围堰有如下几种结构形式:安放检修闸门作排水检修,建闸时在闸室进出口各设置两道检修门槽,需检修闸室时放入叠梁式检修闸门,门体夹道填土,从而起到隔水目的;在河道两端筑两条拦河挡水土坝围堰排水,在上下游河段适当位置筑土坝围堰进行排水;采用对拉式钢门围堰进行隔水,将钢门围堰吊移到翼墙段就位后启动抽水泵,当排水量大于漏水量时形成内外的水头差,使钢门围堰在水压力作用下产生位移直到楔紧,从而达到隔水目的;使用钢管桩和混凝土加固层的组合式围堰进行阻水隔水,钢管桩包括前钢板和后钢板,前钢板设置为阶梯型,后钢板设置为直立型,前钢板和后钢板之间设置有若干加强筋,混凝土加固层设置在后钢板后端,以提高整体强度,从而起到阻水隔水的作用。
为保证桥梁围堰的正常运行,降低堰基扬压力及堰体的渗透压力,桥梁围堰在施工过程中往往需要对其内部进行排水,而排水处理不当则会对周边水域造成污染,因此,在桥梁围堰施工过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提出合理、有效的污水排放处理系统及方法,减少排放物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发明内容
针对桥梁围堰施工过程中,排放的污水处理不当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桥梁围堰的污水排放处理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桥梁围堰的污水排放处理系统,它包括:桥梁围堰、阻水隔离带及污水处理装置,所述阻水隔离带间隔设置于所述桥梁围堰的外侧,所述阻水隔离带的两端与河岸连接,所述阻水隔离带、桥梁围堰及位于两者之间的河岸部分共同围合成一缓冲区,所述缓冲区用于汇集所述桥梁围堰内排出的污水及周边水域渗入的水流,所述污水处理装置用于抽取并净化处理所述缓冲区的污水。
本发明的桥梁围堰的污水排放处理系统,包括桥梁围堰、阻水隔离带、及污水处理装置,基于常规的桥梁围堰基础,在桥梁围堰外围上下游河道的适当位置增设阻水隔离带,使得桥梁围堰、阻水隔离带和两者之间的河岸部分共同围合成污水的缓冲区,桥梁围堰施工过程中排出的污水和河道渗入的水流共同进入缓冲区,污水处理装置抽取缓冲区的污水并进行净化处理,防止污水进入河道对周边水域造成污染,并且,污水处理不再占用桥梁围堰的施工空间,有利于桥梁围堰施工的顺利进行,处理后的水源根据现场情况重新进入河道或另作安排,实现了污水的净化再利用,本发明尤其适用于对环境水质保护要求较高的桥梁施工。
优选的,所述阻水隔离带包括连续排列的钢管桩,及连接于所述钢管桩的阻水层,所述钢管桩的底端锚固于河床,其顶端高于周边水域平常水位,所述阻水层敷设于所述钢管桩的内侧,所述阻水层的一端固接于钢管桩顶端,其另一端位于所述缓冲区底部河床。
优选的,所述阻水层由防水卷材及连接于所述防水卷材一端的卷轴组成,所述防水卷材的一端包覆于钢管桩顶端,所述防水卷材的另一端随卷轴沉至所述缓冲区底部河床。
优选的,所述卷轴为实心或空心,空心的所述卷轴内腔设有填充材料。
优选的,它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缓冲区内的水质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缓冲区内污水的水质状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63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态酒茶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磷酸酯抗燃油氧化安定性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