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针对聚丙烯纤维织物的染色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1326229.6 申请日: 2020-11-24
公开(公告)号: CN112522975B 公开(公告)日: 2022-06-03
发明(设计)人: 江华;郭广落;陈维国;崔志华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理工大学上虞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D06P3/79 分类号: D06P3/79;D06P5/20;D06P5/22
代理公司: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代理人: 金祺
地址: 312300 浙江省绍兴***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针对 聚丙烯纤维 织物 染色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聚丙烯纤维织物的染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0.01~10g染料溶于100ml溶剂中,配制成染液;将聚丙烯纤维织物浸入染液中浸染;取出浸泡后的聚丙烯纤维织物干燥;再置于两片不锈钢薄板中,整体放入加热装置中加热;最终将聚丙烯纤维织物从加热装置中取出,自然冷却。本发明的染色方法操作简单,染色织物具有优异的耐皂洗、耐摩擦、耐升华等色牢度,应用前景潜力巨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印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对聚丙烯纤维织物的染色方法。

背景技术

聚丙烯纤维(俗称丙纶)于1955年研制成功,1957年由意大利开始工业化生产。丙纶的品种较多,有长丝、短纤维、膜裂纤维、鬃丝和扁丝等。丙纶质地特别轻,密度仅为0.91g/cm3,是目前所有合成纤维中最轻的纤维。丙纶的强度较高,具有较好的耐化学腐蚀性,是制造绳索、渔网、缆绳的理想材料,并较多地用于产业用纺织品,且可作为卷烟滤嘴的替代材料。普通丙纶作为服用纤维,保暖性好,导湿性好,作内衣穿着无冷感,大多作为内衣和用可弃的卫生用品。(参考:于伟东,主编.纺织材料学,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年第1版)

聚丙烯纤维是以丙烯为单体经聚合而得到的纤维,分子结构为因结构中仅含碳-碳键和碳-氢键,且纤维结构紧密,采用常规的染色方法难以对聚丙烯纤维染色,聚丙烯纤维也被公认为是一种难染纤维(参考:朱善长.印染,2006,(22),57)。目前常用的一种方法是采用纺丝前原液着色法,但存在色谱不全、成本昂贵等问题(参考:杨萌阳,等.纺织导报,2019,(06),87-90)。

因此,急需开发一种行之有效的染色解决方法。

韩国学者曾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报道了一种如下式所示的丙纶纤维用活性染料A,可将丙纶纤维染成坚牢红光橙色(参考:刘毅,等.染料与染色,2004,41(3),125-128;Journal of the Korean Chemical Society,1979,23(6),412-416;Journal ofthe Korean Chemical Society,1984,28(6),425-432)。

该类染料通式为:

其中,D为染料发色体。

该类染料的主要问题为:(1)上述染料由染料前体经采用正丁基锂处理得到,染料中含氮-锂键,对水敏感,不易保存;且所使用的正丁基锂遇水等易自燃,危险性大,染料合成不利于规模化工业应用;(2)上述染料结构中含有的碳-氮双键能与偶氮发色体形成共轭体系,因此该双键能影响染料的颜色;然而根据文献报道的染色机理,该碳-氮双键在染色后会被染料与纤维间的碳-碳单键取代,即该碳-氮双键与偶氮发色体形成的共轭体系在染色后会被破坏,使得染色纤维的颜色与染料本身的颜色发生一定变化;(3)据文献报道,该类染料染色丙纶纤维色深值普遍较低;(4)上述染料在染色后会产生对甲苯磺酸盐及锂盐等副产物需要处理,于节能环保不利。

这些问题严重限制了上述染料的应用发展。

双吖丙啶类化合物是一类新兴物质,在材料、化学、生物等领域中受到广泛研究。据报道(参考:Lepage et al.,Science 2019,366,875-878),双吖丙啶结构在高温(100℃)或紫外光照射(波长350nm左右)条件下,会形成活泼的卡宾中间体,从而具有插入氧-氢键、氮-氢键甚至碳-氢键的能力。双吖丙啶结构通式如下:

尚未见以双吖丙啶结构为反应性基团的反应性染料及相应的以丙纶为染色对象的染色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采用含有双吖丙啶反应性基团的染料为着色物质、针对聚丙烯纤维织物的染色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对聚丙烯纤维织物的染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上虞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上虞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62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