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家庭湿垃圾无害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25695.2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477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李自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自强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9B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家庭 垃圾 无害 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家庭湿垃圾无害处理装置,涉及家庭垃圾处理领域。该家庭湿垃圾无害处理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正面安装有密闭门,壳体的内部上端设置有V型进料管,V型进料管的下方设置有矩形环A和矩形环B,矩形环A与V型进料管的底面固定连接,矩形环A和矩形环B之间设置有两个导轨,两个导轨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矩形环A和矩形环B互相靠近的一面左右两端固定连接,矩形环B的下方设置有收卷筒。该家庭湿垃圾无害处理装置,通过设置壳体、导轨、收卷筒、转轴和电机,达到了在对垃圾烘干之间先对其进行脱水处理的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一些家庭湿垃圾处理装置采用较为传统的烘干方式浪费能源以及残渣很难处理干净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庭垃圾处理领域,具体为一种家庭湿垃圾无害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餐厨垃圾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餐厨垃圾产生量超过6000万吨。餐厨垃圾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和营养元素,含水率高、易腐烂、容易产生臭气和污水等,如果不能及时处置,将对周围的环境卫生造成严重影响。
对家庭厨余垃圾处理最好的方法就是使其脱水,脱水后的残渣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无害化处理,脱水之后也较为方便运输,但是现有技术的餐厨垃圾处理装置一般都是直接将湿垃圾密封,或者是烘干,传统的烘干残渣很难处理干净,并且较为浪费能源,导致使用起来较为繁琐。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家庭湿垃圾无害处理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一些家庭湿垃圾处理装置采用较为传统的烘干方式浪费能源以及残渣很难处理干净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家庭湿垃圾无害处理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正面安装有密闭门,壳体的内部上端设置有V型进料管,V型进料管的下方设置有矩形环A和矩形环B,矩形环A与V型进料管的底面固定连接,矩形环A和矩形环B之间设置有两个导轨,两个导轨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矩形环A和矩形环B互相靠近的一面左右两端固定连接,矩形环B的下方设置有收卷筒,矩形环B与收卷筒固定连接并与其内部连通,壳体的左右侧面均开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滑槽,收卷筒的左右两端分别贯穿两个滑槽,收卷筒位于壳体外部的两端均套接有支承套,收卷筒与支承套转动连接,壳体的左右侧面均固定安装有两个滑轨,滑轨位于滑槽的前后两侧,支承套的前后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滑块,滑块远离支承套的一端插接在滑轨的内部并与其滑动连接。
两个导轨的内部均插接有滑台,滑台的上表面安装有弹性绳,弹性绳的上端与矩形环A固定连接,两个滑台之间设置有两个前后分布的刮板,两个刮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滑台转动连接,两个刮板的左右两端之间均设置有V型架,V型架的上端分别与两个刮板铰接,两个V型架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拉绳。
所述收卷筒的内部设置有转轴,转轴的左右两端均与收卷筒转动连接,转轴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环形槽,两个拉绳远离V型架的一端分别插接在两个环形槽的内部并与转轴固定连接,收卷筒的内壁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两个斜板,位于一侧的两个斜板互相靠近的一端均插接在环形槽的内部,转轴的外部位于两个环形槽之间固定套接有螺旋叶片。
所述收卷筒的右端固定安装有T型套,转轴的右端贯穿T型套,位于右侧的支承套的右侧面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安装有电控联轴器,电控联轴器的输出端与T型套和转轴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槽的上下两端均为弧形结构,壳体的左右侧面位于两个滑槽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密封伸缩板。
优选的,两个滑轨以滑槽的竖向中心线前后对称设置,收卷筒与两个滑轨之间的距离相同。
优选的,所述刮板与滑台的转动连接处位于刮板的下端,刮板的左右两端均为L型结构,V型架与刮板的连接处位于其L型端。
优选的,所述收卷筒内壁的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支架,转轴贯穿两个支架,转轴与两个支架转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自强,未经李自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56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