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Ti-Al-V-Fe合金无缝管的短流程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23793.2 | 申请日: | 202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188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9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勤;蒋业华;邓亚杰;张关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B19/12 | 分类号: | B21B19/12;B21B45/00;C22C1/03;C22C14/00;C22F1/18;C21D9/08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徐玲菊;蒋文睿 |
地址: | 6500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ti al fe 合金 无缝 流程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Ti‑Al‑V‑Fe合金无缝管的短流程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各步骤:1)备料,2)混料、压块,3)将料放于电子束枪EB炉内,4)真空熔炼得Ti‑Al‑V‑Fe合金圆锭,5)在锭的两端打定心孔、送二辊斜轧机斜轧穿孔,6)送三辊连轧机连轧,7)加热定径得无缝管材,8)退火处理得Ti‑Al‑V‑Fe合金无缝管。其金相组织均匀、高低密度夹杂少、高纯净,且工艺流程短,力学性能优于现有技术水平,综合成材率提高到85%以上,生产成本降低20~30%,具有明显的市场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Ti-Al-V-Fe合金无缝管的短流程制备方法,属于有色金属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Ti-4Al-2.5V-1.5Fe合金是在Ti-6Al-4V合金基础上开发的一种低成本α+β双相型中高强度钛合金,其力学性能不仅与Ti-6Al-4V合金相当,而且具有良好的塑韧性,既可进行热加工又能进行冷加工,可加工出板材、带材、管材、棒材等多种形式的产品,同时由于该合金使用廉价的Fe元素替代了部分昂贵的V元素,合金成本得到降低。因此,在航空航天、海洋工程、化工、电力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但现有技术制备Ti-Al-V-Fe合金无缝管是,通常采用以下工艺流程:首先将海绵钛与合金原料进行混料后压制、焊接成电极,经2~3次真空自耗电弧炉(VAR)熔炼成圆锭,然后将圆锭进行锻造加工,再进行钻孔挤压或斜轧穿孔,最后通过轧制、拉拔、旋压等方法制备出不同规格和用途的成品管材。因此工艺流程长、综合成材率低、难以获得超长管材,导致管材成本居高不下,应用受到极大限制。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Ti-Al-V-Fe钛合金无缝管制备方法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Ti-Al-V-Fe合金无缝管的短流程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各步骤:
(1)按下列质量比备料:
铝钒中间合金 4.5~5.0 wt.%
铝豆 3.5~3.98 wt.%
高纯铁 1.2~1.8 wt.%
钛白粉 0.1~0.15 wt.%
海绵钛 余量
上述各组分总和为 100 wt.%;
(2)将步骤(1)的备料进行混料后,取适量混合料作为散装料,其余混合料均压制成块后,于100~120℃烘干5~6h,随炉冷却,得压块料;
(3)将步骤(2)的散装料铺放在装有七杆电子枪的EB炉的冷床内,再将步骤(2)的适量压块料放入该EB炉进料区;
(4)在真空度为1.8×10-3~3.5×10-3torr时,开启1~5号电子枪对冷床内的散装料进行熔炼,控制1~5号电子枪的电压均为29.5~30.5KV,电流均为3.3~4.3A,熔炼100~120min后,关闭电子枪;冷却20~40min后,将进料区的压块料推入熔炼区,同时开启1~7号电子枪继续熔炼,控制1~7号电子枪的电压均为29.5~30.5KV,1~2号电子枪电流为2.3~3.0A,3~4号电子枪电流为5.3~6A,5号电子枪电流为3.6~4.6A,6~7号电子枪电流为1.6~2.6A,同时保持12~18mm/min的拉锭速度,如此持续推料、熔化和拉锭,直至熔炼完成,之后冷却至80~100℃,将铸锭从结晶器中取出,冷却至室温,经表面扒皮打磨处理后,得Ti-Al-V-Fe合金圆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37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